【中华文化300问】

【节气养生】立春怎么顺时“养生”?

作者:容乃加
立春养生如何顺时而为?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立春意味着天地春来!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一年开始的标志。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养生”的重要季节!立春来了,身心快速从冬天苏醒,怎样养出好元气呢?我们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来探索养生的智慧。

春天“养生”的作息

《黄帝内经》说天地有阴阳四时,四季的变化,这是死生的根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以根本的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季阴阳的变化,也就是顺时而行。那么在春天里要怎样养生,才是顺时而行呢?春天是天地万物生长、繁荣的时节,对应五行的木,对应人体肝脏,主升发运行。反之逆了升发的春气,则体内少阳不生,肝气会发生内变埋下病因。

《黄帝内经》说了春天要“养生”。在具体作法是:作息上要“夜卧早起”,日出即起,进行晨间散步;顺应春阳渐长的趋势,借着温和放松的清晨散步,升发体内的少阳之气,以养自己的意志;对应于万物,要抱持宽容慈悲的胸怀,“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样就是顺天时的作法。[1]

春天的衣着怎么穿以养阳气?

孙思邈《千金要方》告诉人一些立春时节养生的要点,在着衣、饮食和入寝等方方面面都要顺时气,他说:“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立春时节着衣怎样顺时气?立春才迈入初春,春寒和春冻还需等到春分才全解除,所以“衣欲下厚上薄,养肠收阴,继世长生”。立春时穿衣要点在于“下厚上薄”,就是下身穿得厚暖,上身穿得略薄些。为什么呢?这是养阳气收阴气的好方法。《老老恒言》也云:“春冻半泮(解),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如何用饮食以激发身心的活力?

在饮食方面也要顺时气,可以利用初春的天然蔬菜来激发活力。春天五行属木,对应人体肝脏。从冬到春,人体从冬天的低沉迎向勃勃生机,立春正是转换的过程,需要从潜藏中激发出活力来。在古老的传统民俗智慧中,立春时节有一种“咬春”的作法,也有食用“五辛盘”的传统养生之道,可以助长人体升发阳气的机能。

晋代《风土记》说“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又说“正旦……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脏气”。

葱、姜、蒜是立春时节升发体内阳气的食材。(fotolia/大纪元合成)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正月食“五辛”——韭、薤(音:谢)、葱、蒜、姜,以辟疠气。《本草》中的五辛,和《风土记》中的五辛,虽然因时因地略有差异,然而这些散发辛辣味的蔬菜,都是立春时节迎新好菜。它们的颜色都是绿色,正是春天五行的颜色,特性都是“气味辛,温,无毒”,微微带着天然辛味,可以驱除疠气,疏通脏气,驱赶身体从冬过渡到春的一种暂时的“春困”状态。

韭菜含有是立春时节的好食材,助发体内阳气。(Shutterstock)

春疏中还有一苏醒身心的好菜,被历代广泛应用,那就是萝卜。唐代著作《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萝卜,有紫有白)、春饼、生菜,号春盘”。白居易诗吟:“盘蔬饼饵逐时新”,春盘里有时令的鲜嫩春蔬,还有可口的米、面饼儿,外观颜色赏心悦目,能提振人的食欲和好心情。米面饼饵到了南宋有更精致的走向,陆游诗云“鬭饤春盘儿女喜”,鬭饤也叫饾饤,是作成花卉、禽兽和珍宝形状的五色小饼。

明清以后,有“咬春”的食俗,就是在立春时嚼萝卜和吃春饼。明代《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清代《燕京岁时记》也记载说:“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春饼就是把春蔬装入类似口袋的饼中一起食用。辛香类食物具有杀菌、抗发炎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这些春天的辛香菜也有助排便,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chicken leftover
立春吃春饼。(图/shutterstock)

立春后,对应人体机能活跃起来的需求,要遵循养肝明目、减酸增甘的原则,摄取具有天然辛性的春天绿色春蔬,正是时候。

《灵枢经‧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立春时节的作息饮食能应春天升发的阳气而行,就是养生之钥。

注释:[1]《黄帝内经》原文:“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