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善待他人妻儿 回报自己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人生的悲欢离合背后有什么因缘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15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时期,有一柳州人叫王威,娶吴氏为妻,但才两年,夫妻俩就被流寇冲散。王威贫穷得不能自给,于是从事贩卖小商品。因为他与妻子离散了,家中没有妻小,就常常几年不回家。

有一次他到平阳贺邑贩卖商品,在一间店租了一个铺位买卖货物。当时正遇上县里闹饥荒,逃亡的人很多。忽然看见店外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哭得很悲痛。他就问店主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该店的邻居是姓伍的人家,妻子本姓孟,丈夫伍元外出已经六年了,毫无音讯。最近婆婆死了,没有钱买棺木,就只能卖身换钱来买棺木,但买家嫌她有儿子,孟氏唯有把儿子也卖给别人。现在母子不忍心生离,所以哭得很悲痛。

王威听到后,对她两母子产生了怜悯之心,说:“我已年过半百,本来不想再娶妇。如果不嫌我年龄大,我愿意为她埋葬婆婆和抚养儿子。”店主说:“这是件善事。”就去告诉孟氏,孟氏同意了。王威就去买棺材,择了个日子将她婆婆安葬了。出殡时,孟氏哭着说:“为了婆婆和儿子的缘故,我感到羞耻失节,死后没法面对死去的婆婆,活着没法面对前夫。”听到的人都感到酸楚。王威认为孟家房屋破漏,便出钱为她修理,逐渐置办家具。孟氏的儿子名叫惠,就让他跟着塾师读书。

过了三年,伍元从外面回来了,听说妻子已经改嫁,就先到邻店去打听。店主详细地叙述了这件事的经过。伍元说:“养子葬母,恩义极重,况且妻子已经改嫁,我只是希望领回自己的儿子,其余的我就不过问了。”店里的人就把伍元的话告诉了王威,王威问孟氏自己的愿望,孟氏说愿意跟回以前的丈夫。王威说:“如果是这样,叫伍元暂时住在店中,我收拾下剩余的资金,明日就会离开。”店主问:“你买的家具怎么样?”王威回答:“全部归伍元。”

春风悄悄吹过岸边坡路,命中事早底定。(伊罗逊/大纪元)

王威离开五个月后,孟氏生下了一对双生子。伍元知道这是王威留下的后代,念及王威对他们一家的恩义,就很好地对待他们,而且用恩、义两字作为两个儿子的名。

当这对双生子九岁时,忽然来了一位世袭武翼都尉的郑公,他们住宿在伍元家隔壁的店里,后来因儿子生病,在店里医治无效,几天后去世。恩、义两兄弟经常在店外嬉戏,郑公见到恩的相貌和他的儿子很相似,而且年龄相同,就想将他认为继子,继承自己家族世袭之名,于是麻烦店主转告伍元。伍元知道后,与孟氏商量,孟氏高兴地答应了。郑公用很优厚的报酬回报伍元,就带着恩离去了。

许多年后,王威从事商品贩买,赚了不少钱,年老时返回家乡,途中住宿在梧州属邑的某镇店。将要睡觉时,忽然听到有妇女的哭声,招呼店里的人询问。店里人说:“有个姓伍的人,逃荒来到这里,三个月前突然病故。他的儿子外出,几年都没有音讯。婆媳两人贫困得不能支持,不得已让媳妇跟从他人到别处去,所以在伤心地哭泣。”

王威心中不忍、表示同情地说:“他们儿子年龄有多大了?”店主说:“他儿子名字叫义,我曾经见过他,年约二十七八岁,相貌和你有些相似。”

王威假装惊讶地说:“差点误了大事。他有银子和书信烦我带来,打算明天早晨交给他们,现在如果这样,就应当赶快给他们送去。”于是取出几两银子交给店主去见伍母,说他和令郎早就相识了,因为有一两件事尚未办妥,让他先带几两白银,作为暂时之用,令郎一定会在十天之内回家。”并且说:“令郎经商发了财,手中积蓄约有几百两银子。”话完,店主把银子交给伍母,伍母相信了,得到银两后,想将媳妇嫁出去的事就取消了。

伍义果然在第九天就回来了,他所积蓄的钱也和王威说的一样。伍母对伍义说:“幸亏你先拿几两银子托客人带回来,不然的话,你妻子就已经改嫁出去几天了。”于是向伍义详细说出事情的经过。伍义说:“没有呀,与我的交情好的人中也没有姓王的。”伍母大为惊异,马上拿出银子来给伍义看,并说:“这就是他带来的银子,尚未用完。姓王的客人昨天晚上还住在这个店里,客人马上会离开,店主一定会知道客人的消息,你赶快去拜访他。”

伍义奉母之命去到店铺,店主说:“王客偶尔得点小病,现在虽然好了,但还没有动身。”

伍义见到王威,立即叩头致谢。王威惊讶地问为什么?店主说:“他就是托你把银子带回来的伍义,现在你怎么又不认识他呢?”王威笑着说:“我确实不认识他,只不过是当时不忍心她们婆媳生离,所以才假托这样做。”店主欣然说:“客人真是仁人君子。”

伍义说:“明天中午我准备一桌简单的宴席,恭敬地酬谢你的鸿恩,并奉还原金,希望早点光临。”王威说:“原金绝不接受,这是我当时应该做的。”第二天,王威邀请店主一同前往。

他们到了伍义家,伍义母亲从窗口往外窥看客人,大吃一惊,喊着儿子出来,说:“你问客人大名是否叫威,是否柳州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是你的生父来了。”伍义就依照母亲所说的去问王威。

王威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伍义还未得及回答,伍母就走了出来,说:“你不认识孟氏吗?你的须发白如秋霜,我也不敢相认你了。”于是指着伍义说:“这就是你的儿子。”王威哑然,不知说什么才好。

孟氏又解释说:“你离开五个月以后,我就生下了一对双生子,这是次子。”王威又问:“那他哥哥在哪儿?”孟氏回答说:“当他九岁时,过继给郑游击(古代武官军阶游击将军的简称)为子,至今毫无音讯。”

王威说:“那伍惠到哪里去了?”孟氏说:“他扶柩葬他父亲还没有回来。”店主说:“你能夫妻父子团聚,都是你轻财好义所得来的。”王威于是就在梧州所属的这个城镇安居下来。王威夫妇早年离散,半生无音讯,到了晚年,忽然与妻子、儿子意外相遇,足以感发人之的善心。

资料来源:《益智录》@*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妇人女子,为什么先困后遇,尝尽了艰难险阻,前有失身于人、乞讨要饭的困厄,最终却富贵荣华,进封为大国夫人?来看宰相张从恩夫人的故事。
  • 清朝时,西乡某村庄有一姓李的村民,一直未婚,到他晚年时却有子孙来相认,并奉养他,他是怎样得到这福分的?
  • 飞雁 雁 山水画 中国画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个故事,说清朝时河南地方有个李生,结婚才十几天,母亲就生病了。结婚十年夫妻同寝只一月,后来遭遇变故,夫妻分散了,最终他们在乱世中得以相见,却不能相认团园。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曲折人生。
  • 李谟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的第一笛手,当代吹笛的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有一次他到了南方越州偶然间遇到了一个糟老头独孤老人,竟然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独孤老人的本事有什么高明之处呢?
  • 清朝时,石门县南乡某村村民夏开基,他的高祖曾经在明朝做过大官,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衰败了,大屋倾塌,唯剩下废园中几间低矮的房舍来栖身。一年,他向岳父借钱过年,遭到鄙视辱骂,心想不如一死了之。就在这困境中,命运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 一个人命中没有的,靠走后门能办成吗?一些小事,例如市面上缺少某些商品,托人走后门是可以买到的,然而一旦涉及到大的名利之事,例如科举考试等,又如何呢?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