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2千万套预售楼或烂尾?专家:中共救市无效

图为2023年3月31日沈阳市郊区的烂尾别墅。(Jade Gao/AFP)

【大纪元2023年1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静、易如采访报导)野村证券估计中国约有2000万套没有完工的预售楼,引发关注。专家分析,这将对社会跟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而中共的做法“实在是慢性凌迟”,投再多资源,效果可能也非常有限,阻止不了房地产市场崩塌。

两千万套预售楼或烂尾?中共措施被指“慢性凌迟”

野村证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未完工的预售房屋面积大得惊人,“相当于中国最大的(按销售面积计算)民营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的20倍左右”。

该机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指出,“估计中国有大约2000万套没有完工的预售楼”,如果要完成这些房屋的建筑大约需要人民币3.2兆元。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日前对大纪元分析,2000万套没有完工的预售楼不一定都是烂尾楼,没卖出去或卖出去还没完工,或在预售证办理后还没有交付,但是相当部分是由于资金不到位,或说现在市场没办法成交。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黄世聪提供)

“这当然是个警告”,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日前对大纪元分析,两千万套房没办法完工,恐怕会对社会跟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前一阵子北京希望,像碧桂园或是像恒大可以至少保交房。

“但是看起来,这最大规模的两家公司自己的财务都无法负担,根本不用讲其他二三线的房地产商。”

不过,黄世聪认为,其实就目前为止,中国的房地产恐怕还没有见到最糟的时候,按国外的经验,大概要下修至少三、五年时间,长则十年都有可能。这调整的过程取决于房屋去化的速度。

近日有中国业界人士在网上发文,指深圳房价出现“踩踏”式崩跌。其中,宝安区中心地带有商品房价从420多万(人民币,下同)跌到185万,暴跌逾55%,其它地区跌幅也多在40%上下。

黄世聪说,“你可以允许房价下跌,这样去化速度会变快,但是中国现在问题是,它不允许房价下跌的速度太快,所以,我只能够形容它就是一种慢性凌迟,那至于会凌迟到什么时候,这个恐怕也没有人知道。”

中共推“三大工程”能救市吗?

此前,彭博社引述消息称,央行最快本月推出“三大工程”具体实施计划,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和特别贷款等,分阶段向政策银行注入最少一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低息资金,以稳定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所谓“三大工程”,包括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及平急两用基础设施。

早在近十年前,北京2014年至2019年期间使用PSL工具进行所谓的“棚户区改造”计划,成功扭转了房地产低迷并恢复了经济成长,但也推动了房价的飙升。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黄大卫授权)

但现在情况不同。“因为目前房地产供过于求”,黄大卫分析,这一万亿若都来建廉租房、城中村改造跟公共设施的话,其实不那么有效。

黄大卫认为,“应该是把资金放在去收购一些开发商,或者帮开发商完工那些烂尾楼。或者给老百姓买房优惠,以货币化方式去补助老百姓购房租房,而不是去建房,因为已经供过于求了。

“所以想用这个老办法建保障房、城中村改造的话,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不如人意。‘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设一向都需要,但是中国下水道,雨水管都还没弄好,却有世界上最多的高铁,基建方面应该更多的考虑国计民生,而不是单单为政治上好看。”

北京不断“救市” 房地产危机仍无解

中国今年已经推出很多政策在救房市,包括降准降息等,希望释出更多资金,让市场稳健,但是黄世聪认为,“显然这个资金规模不够大”。

“这涉及到的金额,光是两千万套房子就有数兆人民币,还有中国房地产这个潜在黑洞,至少应该有十兆人民币以上,这哪是挹注一两兆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国臣。(王国臣提供)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日前也对大纪元分析,“北京要拿出的不只是陆挺讲的这么保守的3.2兆元而已,我估计至少要10兆元人民币以上,才能够打消现在的建商债务,但就从2021年的恒大停摆到现在,它应该知道怎么解决,可是没办法解决。”

另外一方面,王国臣说,“如果真的要拿出10兆去救建商,会产生另外一个民怨,就是把纳税人的钱拿去救那些富有建商,那种贫富差距跟相对剥夺感,所以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可是很难去真的执行。”

“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干脆让这些建商倒闭,但又会出现陆挺所说的,2000万套的烂尾楼怎么处理,所以它也不敢让建商倒闭,也真的没有钱可以拿出来救市。”

去年,多地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断供潮”。绝望的预售屋买主们决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停止支付每月付款;而许多开发商都遭遇了债务危机,这使得完成预定房屋的建筑变得越来越困难。

黄世聪认为,官方措施都是延缓快速崩跌的压力而已,至于说要扭转让整个房地产往上走,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他认为,中国房地产要扭转就需要大破大立,允许房价比较明显的下跌,然后整个成交量出来后,让原本困住的钱可以滚动,这或许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开始。

“但是这对经济的冲击非常大,有可能出现类似2008、2009年的美国金融海啸,对经济的直接冲击会非常巨大。北京显然不是走这样的路。”

“人类史上并没有这种类似中国房地产规模这么大,但是我觉得这样下去实在是慢性凌迟,政府投资再多的资源下去,恐怕效果会非常有限。”

房地产业正在崩溃 危及社会稳定

中共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而1~9月下降9.1%。而1~10月住宅房地产销售下降3.7%,降幅较今年前9个月的3.2%下降幅度更大。

虽然中共的统计数字常被质疑“美化”,但王国臣认为,“这至少说明一个趋势,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颓靡状态,事实上,去年就已经是衰退了,现在还持续的衰退,代表情况真的很严重。”

“当然,另外一个它没有揭露的数字,包含了土地的拍卖,还有建商拿地都是衰退的,所以,回到整个问题来讲,我觉得北京如果不去真的解决房地产债务问题,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此前,中国发行超过1万亿国债。 今年10月份,中国24个省份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超过1.1万亿元。这笔钱主要用于偿还地方现有债务,

王国臣认为,中国债务基本上应该不会造成金融风险,因为整个债务比在国际上相对比较低,可问题是,它发了这么多的债,就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它到底有没有用于还建商欠款跟处理烂尾楼?

“如果它的钱只是用来做城中村建设,没有办法改善现在的问题,所以它砸了再多钱都没办法解决,现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房地产的那些烂尾楼跟债务违约的问题。”

野村的报告说,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崩溃,开发商普遍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购屋者对所购买的房屋交屋期的不断推迟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预测在明年某个时间,交屋推迟问题将会变成社会问题,危及社会稳定。

占中国国内生产毛额约20%的房地产持续低迷,严重拖累中国整体经济。

王国臣表示,经济这几年都在空转,能够还钱的能力也在消减,恒大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债务越积越多,明年如果不解决,中国经济可能整个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黄大卫说,这些措施还是不够力度,而且规模也不够,关键是,刺激措施不是更多的把资金倒到消费者跟老百姓手上,而是给国企央企搞基建,这是没用的,阻止不了房地产市场的崩塌。

责任编辑: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