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钥】

【人生之钥】周仓将军像现真身 替天行道为哪桩?

作者:泰源
执一把大刀的周仓将军,赫然现真身替天行道。图左是周仓将军之像。(图片提供:李吉崑)
font print 人气: 33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听过关帝庙周仓将军像现真身替天行道吗?听过天打雷劈不孝媳吗?殷鉴时时有,本文讲的是发生在清朝的实例。

中华文化极重视孝道,奉孝道为道德伦理的基础。在《孝经‧五刑》中记载孔子对孝道的阐述。他说孝道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利益万物,这是人最为根本的德行。(“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说,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条列的罪行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为人子女者照顾年老的双亲,更是天经地义的事,遗弃父母,不奉养年老父母,在古代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然而,也有反其道而行的人子,结局真让人警惕。

周仓将军像现真身 替天行道

此事发生在清朝时,庚辰年的夏天,信州某乡有不孝子王某,父亲早丧,留下他和年老的母亲,但他对待母亲就像对待婢女一样随意使唤来使唤去。王某要母亲每天起早烧火做饭,自己则搂着老婆酣睡,等到饭菜上桌了方才起床,日日如此,月以继年,稍有不如他意,就随意打骂老母亲。

王某夫妇生有一子,才几个月大,也是要老母看顾。一天清晨,老母亲作早饭时,一手抱着这个小孙子,一只手拿着杓子,搅动汤水忙做菜。突然,在她臂弯里的小孙子猛力翻转身,这一翻就脱出她的手臂不幸掉入滚沸的锅中。才几个月的婴儿,掉进滚沸的汤水中,必死无疑,她吓得偷偷地逃离家。

王某在房中听到小儿尖叫的声音,赶快跑进厨房一看,小儿掉在沸锅中已经死了。王某满怀恨意大声地喊道:“老母杀死我儿子!”

说着他从厨房里拿起一把刀,跑出去追杀老母。离他们家不远处,有座关帝庙。老母见不孝子从后头追来,脸色惨白急急闪入庙中,伏在神座下,不敢喘息。不孝子拿着刀正要寻入庙,忽然关帝君旁边的周仓将军像,竟从神座中跳跃下来,大步流星来到门边,提起大刀砍向不孝子,一刀正砍中他的脖子。

寺庙中管理香火的庙祝听到哀叫声,快步冲到现场,在门口见到王某流了满地的血,而周仓将军的一只脚跨到门槛的外边,尚未来得及收回去。庙祝看到老妇人藏在神座下,便问了她怎么回事?老妇人惊魂未定,道出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并说如果不是神出手救了自己,自己早已经被儿子杀死了。

自此之后,远近一带的乡人,都盛传这座关帝庙里周将军神像的灵验。庙方用金箔重装佛像,而周将军的一只脚仍保持在门槛的外面,保留了瞬间的形象。信州人准备祭礼,前往祭拜的络绎不绝。

(资料来源:《诺皋广志》)

雷神也是替天行道的正义化身。图为明代的雷公(雷神)画像。(公有领域)

天打雷劈不孝媳

下面再讲一个“逆妇用粪腌肉给婆婆吃,老天爷也看不过眼”的故事。这也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浙江龙丘湖(今浙江龙游)镇村有个姓郭的人,以卖布为生。他上有老母,父亲过世后娶了一房妻子。岂知进门的媳妇蛮横不讲理,且不孝敬婆婆。母亲年龄大了,耳聋目又盲,郭某恐怕妻子有抵触,都亲自料理母亲日常的饮食起居。

有一个夏天,郭某突有急事要上郡城,临行前对妻子说:“我这次出去来回要三天,老人家如果没有吃到肉就会觉得不饱,我已经买了肉放在厨房里。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你可以用盐腌起来,足够三天食用的。”妻子答应了。

但等丈夫一走,郭妻却将粪便混入酒糟中,然后再将肉放进去腌制,每餐取出来蒸给婆婆吃。三天后,郭某办完事回家,母亲刚好在吃饭,问她肉是否好吃?母亲回答说:“这肉是从哪里买来的,一股粪便的臭气直冲鼻孔,只能勉强吞下。”郭某便取一块肉放进口中,粪便的臭气熏得他呕吐起来,便责问妻子怎么回事。郭妻非但不认错,反而破口责骂,也大骂婆婆。他家门前来了一群邻人,为他们排解冲突。

此时,忽然雷声轰鸣,如墨的乌云出现在头顶,其妻似乎有预感,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慌慌忙忙跑到后园,把一个大水缸往头上套。就在此时,轰然一声霹雳,接着一个闪雷落下,就击在水缸上,击穿一个孔来。只其妻子的头从破孔中露了出来,水缸剩余的一圈破瓦落在她的颈子上,像戴了一个枷锁一般,锐利的破瓦割破她的脖子,鲜血直流一身,疼得她痛苦嚎叫。

婆婆可怜她,想打破水缸把媳妇救出来,郭某说:“这是上天在谴责逆妇,违背上天的人是不吉利的!”结果第二天这不孝的媳妇就死了。@*

资料来源:《梦厂杂著》

─点阅【人生之钥】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