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至18年共259名儿童死亡 自杀成第二大死因 委员会提了22项建议预防

人气 50

【大纪元2021年1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唐健丰香港报导)社署委任的儿童死亡个案检讨委员会23日发表最新报告,2016至2018年期间录得59宗儿童自杀个案,较上一份报告(即2013至15年)年份录得的个案多一倍。委员会向当局提出多项建议,建议加强教师识别有自杀征兆的学生,并增加跨专业情绪支援。

2017年自杀宗数最高

委员会主席邓丽华表示,报告检视了2016至2018年间发生,共259宗已呈报死因裁判法庭的18岁或以下儿童死亡个案。数据显示,当中100宗死于非自然因素,最多儿童死于自杀,有59宗,其次是意外共22宗、有8宗未能确定死因,7宗是遇袭致死。自杀个案较2013至2015年的3年增逾一倍,2017年更有24名儿童自杀,是过去10年最高。鉴于由2009年至2018年的10年内,儿童和青少年自杀为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死因,委员会就这议题进行了专题检讨。

最小个案年仅10岁

委员邓振鹏指,在有关自杀个案中,个案年纪最小仅10岁。从整体个案分析,最多人受学业困扰,其次是家庭,约六成人自杀前曾向身边人或文字透露死念。有4宗自杀个案与沉迷手机游戏等有关,有人因被父母没收手机,激发其寻死。

另外,亦有人自杀前,将信件交予同学保管,叮嘱未有进一步指示时不要拆开,有关做法或可能错失介入的机会。邓振鹏提到,从部分个案中的遗书发现,事主对死亡抱有扭曲观念,认为人死后可以重生,部分事主透过作文及作品等表露情绪,内容血腥、黑暗。他建议老师提高敏感度, 如发现学生持续缺课、或者有死亡念头,可尝试了解原因,有需要时应转介至学校社工。

被问到青少年如果遇上类似事件,或有同学曾向他们表达寻死念头该如何处理,邓振鹏说,即使有关同学只是抒发感受,也是需要帮助的高危个案,可能正面对很多痛苦的事,他认为宁可提高警觉性,增加怀疑程度。另外于疫情下,学童学习上面对转变和挑战,例如改为上网课,难以专注学习,或长时间未能与朋友见面等,令他们有失落感,有机会影响学童心理。

报告建议跨专业合作 警惕学生以文画表死念

报告就预防儿童和青少年自杀,合共提出了22项建议,包括:提醒教师对学生在文字或艺术作品中表达的困难提高警惕;建议教师提高警觉,识别到作出侵略或破坏行为的儿童或已出现精神问题,有需要接受治疗及寻求专业介入;加强跨专业协作,监察有较高自杀风险的儿童,以及教导学生认真看待和处理同学的自杀征兆。此外,报告又建议有关方面在某些关键时期需要特别关注学生情况,例如长假后复课、学校成绩发布日、公开试成绩发布前后及刚升读中一期间。

社署助理署长(家庭及儿童福利)邹凤梅说,学童自杀的原因可能涉及社会和身心理情况等,部分或是很突发,或有难以预计的原因存在。她认同委员会建议,需要加强多专业合作,因为不排除社工、老师和精神科医生各自看到事件的不同面向,如果各方专业人士可加强沟通与合作,可更全面地检视高危个案。◇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央视伪造毕节4童遗书笔迹被揭露
安徽再曝11岁留守女童疑喝药死亡引热议
野渡自渡:与央视一较真,你就死定了!
洛县警长:父母“忽视”也是虐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