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漫谈大稻埕保留的设计元素

大稻埕码头5号水门。(廖蔚尹/大纪元)

大稻埕命名由来

目前,大稻埕是历史名词,并非地理名词。

1760年,郭锡瑠引新店溪河水建瑠公圳,灌溉台北盆地一千两百多甲土地。最初,一年两次收熟的稻子,利用太阳晒干后予以保存,晒稻谷的地方叫稻埕,稻埕有大、有小,约定俗成地将其命名为大稻埕。至于大稻埕发展成台湾最繁华的街区,居民认真打拼、善于经商外,另受周边环境,如交通、历史演变暨具冒险犯难的创业主关系颇大。

大稻埕附近的淡水河是台湾二十大河系中唯一具航运便利者,让两岸生产的农作物得以贩售出去,增加农民收入,外面的生活必需品亦经由河运运销两岸,改善居民的生活;刘铭传建台北到基隆或台北到新竹的铁路,火车站设在大稻埕附近的河沟头;日治时期,台北桥由纵贯公路和台湾西部平原连结,纵贯公路由台北桥进入台北市,需经延平北路。便利的交通让大稻埕取代艋舺成为台北最重要的商业区。

淡水开放通商口岸后,洋行进驻大稻埕,引进知识、技术、资金和市场,活络大稻埕的商业机能,让它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吸引具冒险犯难的年轻人到此开创事业,为自己创造财富、为社会带来进步的新思维。

大稻埕的文化

早年,很少人提及文化传承,它却默默随习俗演变一代传一代,如今,天天高喊文化传承,却又呐喊传统文化快速消失中,期盼每个地区都能保留属于该地区的独特文化。我想到曾国藩:“风俗之厚薄兮自乎?自乎人心之所向。”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大稻埕人因为有钱、有知识,掌控话语权,传统习俗或新思维,经由媒体或口耳相传,逐步成为台湾人的时尚。

大稻埕的文化素养

大稻埕文化源自多元和包容。最初,以移民故乡的怀旧和简洁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融合西方传教士、洋行暨日人引进的东洋风,随时提升与时俱进的品味,商业机能如此,音乐、美术或商品包装与贩售都朝此方向发展,让大稻埕拥有傲人的多元文化,被视为台湾新文化的发源地。简单地说:“变是大稻埕文化不变的唯一真理”。自1997年担任大稻埕逍遥游导览志工,积二十几年观察、记录、整理、统计、分类的经验,传统虽然可以创造,文化演变往往来自无心插柳。

最具特色的文化

台北霞海城隍庙。 (廖蔚尹/大纪元)

1856年建,1859年竣工的台北霞海城隍庙,供奉城隍爷暨众神保佑迪化街居民,他们安心地在大稻埕从事和海峡两岸的商人做生意,致迪化街有台湾华尔街的称号,让台北霞海城隍庙成为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日治时期,每年黄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绕境庙会,商家开办流水席招待客户,连台湾北部火车都要开加班车,开拓迪化街的商业机能,尤其是南北货、中药材和布料批发,让迪化街成为北台湾重要民生必需品的批发中心。

1997年,台北霞海城隍庙开办按月举行两次的大稻埕逍遥游,吸引知识分子前往参加,承城隍爷保佑,有幸担任导览志工而认识大稻埕、知道迪化街的兴革源起;2000年,陈文文口述、叶伦会笔记的月下老人故事,经由媒体的报导,致台北霞海城隍庙供奉月下老人吸引海内外年轻信众前往参拜,增加迪化街商家的潜在客源,随着捷运大桥头站暨北门站通车,2011年,文创产业开始进驻迪化街,成为恢复昔日荣景的动能。

大稻埕最具设计文化的特色

大稻埕保留颇多上百年的建筑。(廖蔚尹/大纪元)

历史源自文献、文物和耆老访谈。早年的文献谈个人经历、修养或参与经世济民的行为为主,较少触及设计,如李春生的六十四日东游记或其它杂记。语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与设计有关的文物保留于建筑者较多,文物其次。先民的建筑以遮风避雨为主,美观其次。趋吉避凶是是传统建筑图案的重要图腾,大部分匠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惟决定建筑图案者通常是业主。

大稻埕保留颇多上百年的建筑,初始图案来自匠师,与业主讨论后才定稿,大部分业主是经商有成的人,不是饱读诗书就是交游广扩,特色是知识丰富或见多识广,经由图书、旅游参访、与友人交换意见……吸收新知,因为知识丰富而扩充识野,具备美感的欣赏能力,增加修改图案的智能,让台北市迪化街商店的立面图案各具特色,语云:“旧就是新”,参访者前往参访时,经由认识、交流,创造具地方元素的设计思维。@#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