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命理】凡人为学日益 修炼人为道日损 修道出神通古有传

作者:泰源

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4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段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是指人一生出来,呱呱坠地,从零开始,学习人世间的智识,从上幼稚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等,都是通过学习获得人世间的知识。当然,有些人穷得读不起书,但他也会通过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取得知识,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这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历程。就是为学日益了。

随着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有些人就会发现,物质欲望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而生命却是有限的,难道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为学日益吗?看着许多成功的大人物,身缠亿万的富豪,在生老病死前无能为力,功成身死,什么也带不走,生命的意义就只是这样吗?于是一些有识之士,或先知先觉的人,从反思这个问题开始,就能从为学日益的这个常人生活认识的范畴,升华到为道日损这个无限理性的范畴中来了。

为道日损

“为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修炼。“日损”,就是说修炼人要想能修得圆满,在古时称为得道、升仙或修成正果等,就要逐渐放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欲望、妄念、私心、执着心、嫉妒心、斗争心等等,才能轻装上阵,修得圆满。

损之又损,这是指在修炼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将所有的执着心去掉,把所有的外缘减少,减之又减,去除一切私欲妄见,放弃了一切执著,使人返朴归真,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是修得圆满的时候了。

那么,修成圆满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呢?当你到达了这个圆满的境界时,就“无为而无不为”了,就是指具有神佛的神通了。

修道故事──唐人为学、为道两重天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殊途不同归,结局会有多大差异呢?唐朝开元年间,有张、李二公的故事,刚好给人作见证。

张、李两人在泰山修道,不久后,李公萌生退意。图为清 黄增《人物(一).人物故事四》,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张、李两公本来一起结伴在泰山学道。过了一些时日,李公因为出身皇族,想凭此当大官,就想告辞返家,但是又心中有愧。

张公说:“人各有志,当官是你的志向,还有什么惭愧的呢!”于是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天宝末年,李公当了大理丞。安禄山乱起,他携带着家眷,从武关出来,回到襄阳居住。不久他奉命出差来到扬州,在路上见到张公。张公的衣服破旧脏污,脸上一副失意的模样。李公有些可怜他,请他和自己同宿。

张公对李公说:“我的主人很有谋生的办法,家宅非常豪华。”他邀请李公和他一块去作客。到了之后,李公见门庭宏大壮观,连仆从都穿戴得光彩夺目,样子很像富贵之人。

李公非常惊讶地说:“你的主人怎么能这样发达呢?”张公警告他不要说话,不然将被人家笑话。然后,摆出了极丰盛的菜肴款待他。饭才吃完,又让五位女杂伎乐工奏乐陪伺他们喝酒。其中有一个弹筝的,特别像李公的妻子,李公看得非常真切。喝酒的过程中,他多次凝视她。

张公问他为什么这样?李公指着弹筝的女人说:“这个人像我的妻子哪!”张公笑道:“天下相似的人有的是。”余兴结束,张公喊来那弹筝的女人,把一枚花红果系在她的裙带上,然后让她回去。

这时,张公对李公说:“你现在的人生需要有多少钱才能满足呢?”李公说:“能得到三百千,就能把我自己的事情办好。”张公取来一顶旧席帽,对着李公说:“你可以拿着这顶帽子到药铺去,对王老家说:‘张三让我拿这顶帽子来取三百千贯钱。’他们就能给你。”

欢聚局散,张公把李公送上路。第二天,李公凭着记忆又到了那大宅门前。然而,亭馆很荒芜,门窗久闭,甚至看不到人踪。李公觉得奇怪极了,自己的记忆应该没错呀!他就到旁边的人家去打听张公。邻人说:“这宅子的主人姓刘,叫刘道玄,他们一家离开了十多年,这里没人住了。”李公听到这样的答案,诧异良久。

于是,他拿着帽子到王家去试探要钱。药铺子是找到了,王老让人把帽子送到家里去问问家人,查看一下是不是张三的帽子。王老的女儿说:“以前我在帽子上缝的绿线还在上面。”

李公趁机问了王老,张三是什么人?王老说:“这是多年前常来买卖茯苓的老主顾,现在还有两千多贯钱存在药铺里。”李公拿到了钱,尝试在城里到处去找张公,此后始终没有再见到他。

不久,李公回到襄阳。他一直记着那天晚上弹筝的女子。他在妻子的裙带上找了找,果然发现了一枚花红果。他问妻子花红果是怎么来的?妻子说:“昨晚梦见五六个人追我,说是一位姓张的神仙叫我去拨筝。临别的时候,他把一枚花红果系在我的裙带上。”

李公终于知道张公已经修炼成仙了。@*

资料来源:《广异记》

@*#

-点阅【命运天定.拨开迷雾】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