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孝亲捐赠救护车 延续父母仁厚家风

陈振骐(图左)在救护车捐赠仪式中接受颁奖。(竹山消防队提供)

人气: 8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8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彭秋燕台湾南投报导)五月份,南投县竹山消防分队获赠一辆全新的救护车,救护车的车身刻着陈滨与陈刘月河的名字。他们的儿子,中纪塑胶公司董事长陈振骐希望藉由救护车能给竹山地区民众获得更好的救护品质,也让悲天悯人的父母能将爱继续洒播在这片他们耕耘的乡土。

1年前,陈振骐得知竹山消防队的救护车状况不断,冷气也常故障,更没有自动化担架设备,就想捐一辆救护车。但他想,“还是要尊重太太的意见。”谁知道,她说:“你还考虑什么?你犹豫什么?”“我听了好像捡到金子一样高兴。”陈振骐笑着说。

“我一生最幸运的就是,能从父母身上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70岁的陈振骐回忆说,“父母在世时,我几乎每天打电话回家。”父母勤奋、助人与感恩的生活态度一直深深的影响着陈振骐。陈家世居南投县竹山镇以务农并开设碾米厂维生。

慈恩亭。(彭秋燕/大纪元)

勤奋认真是民国三年生的父亲给陈振骐人生最重要的生命教诲。他幼年家中种植油麻。台风前夕,他与父亲前往田中抢收油麻,父亲一大把、一大把的扛;他只能一小把、一小把的抱。风大,他走两步就被风倒在田埂,爬起走小两步又跌倒,就这样一直折腾。

无奈的他只好对着父亲说:“爸爸你扛一趟的量,我就要扛一天了,你多扛一趟就好了,我跌的很厉害。”听到他的话,父亲正色告诉他:“懒惰的小孩,咱们种田的人就是要做。”“这件事在我记忆中有很深刻的印象,你没有勤劳,你没有办法跟人家竞争。”,他说。他日后经营事业遇到困难,总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解决问题。

陈振骐以父母之名捐赠的救护车。(竹山消防队提供)

等到陈振骐事业日趋稳定,要在斗六工业区扩建厂房。这时,他将这个决定告诉卧病在床的父亲。父亲又细心的交代他,“新厂房要记得装设避雷针;柏油路要定时清扫。”“这些小事情他都很认真地提醒我。”他说,这就是我父亲总是仔细又认真。

仁慈与感恩是母亲给陈振骐人生最大的涵养。他幼年,曾经听过父母的一段对话让他学会体恤他人。小时候他家中的碾米店总是有人赊账拿米。过年前夕,陈刘月河看先生对着厚厚的赊账本叹息。她轻轻的告诉先生:“他们日子也不好过,再追讨,他们可能连做年糕的钱都没有了。我们自己早一点到田里工作好了。”陈振骐说,她就是这样,总是先为别人着想。

陈振骐小时候家里种植番薯,每当收成时,母亲总是招呼邻居到田里捡拾收剩的地瓜。但令他不解的是,当犁挖出又大又完整的地瓜时,母亲总是将这些地瓜丢给邻居。他向母亲提出心中的疑问,母亲告诉他:“地瓜在我们家是喂猪的,可是,在他们家是要养家的。当然要把大的留给她们。”他长大后再遇到邻居,她们总是感激的告诉他:“我们家小孩,是你妈养大的。”

三十年代台湾经济尚未起飞,乡间生活仍然相当辛苦。冬天,一个妇人带着幼子数度上门乞讨,看到这对母子生活无所依靠,陈振骐的母亲对着妇人说:“你这样不好过日子,不如到我们这里,你就在我们家帮我们洗衣煮饭,小孩帮忙看牛,养大孩子。”就这样收留了她们。母亲的这些助人的事迹都深深影响着幼年的陈振骐。

母亲仁厚的个性是他一生的榜样,陈振骐虽然无法在故乡亲自奉养,可是却日日打电话向母亲请安。电话中母亲还是在为邻人担心,“隔壁的阿婆生活辛苦。”;“村中的某人孩子不成材。”等等。听到母亲的担忧,陈振骐既感动又心疼。就告诉她:“妈,钱的事你就不要担心了。”就这样,岁末母亲包了几个大红包送给这些人,并告诉他们,“这是受善心人士委托代为发放的。”

民国92年,他母亲87岁大寿,陈振骐兄弟在家中的茶园盖了座慈恩亭为她祝寿。这个凉亭成为竹山竹艺博物馆健行路线,游人休憩的终点。凉亭落成后,她每天都来附近扫地,“扫一扫人家不会滑倒,不会有蛇,环境清幽人家也会来。”母亲告诉他。

一天,母亲高兴的告诉他:“扫把坏了,爬山的人买了枝扫把给我。我问他贵姓,要跟他说谢谢,他却不跟我说,那个是个好人。”陈振骐觉得母亲总能充满感恩的看事情。他说,“别人看她是一个老好人,她把送扫把的人当作是贵人。她的想法老是替人着想。把别人的事当作重要的事情。”

中纪塑胶目前是全国外销量最大的塑胶夹链袋公司,也是员工心目中的幸福企业。陈振骐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父母教他的言教与身教。他相信借着捐赠救护车是延续父母仁厚精神最好的方式,让救护队能在地形崎岖的竹山更顺利的救人,这样的精神就是父母承传给他的精神。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