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长夏”酷热 何时“出梅”“入伏 ”?

作者:任淑ㄧ
小暑到了,长夏也来了。(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8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长夏”来了,长夏可以是长长的夏天的泛称,也是黄历六月的专称。

长夏 小暑大暑暑相连

在黄历六月中,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小暑大暑暑相连,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持续的燠热,民间俗谚说:“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热得让人难熬啊!这就是“长夏”的意味。宋代洪朋诗吟:“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正是六月长夏之情状。

春夏秋冬各有三个月,古人依序分别以孟、仲、季表示。以夏天来说,夏天第一个月是孟夏,次为仲夏,再次为季夏。“长夏”在夏至之后,是夏天的第三个月分,就是“季夏”时节。唐代的诗就叙述了这样的季节顺序的轮替,“坐看长夏晚,秋月生罗帷。”(《有所思》)

图为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六月》黄历六月,逼人的夏天暑气,消耗着人们的体力,因此,没有十分要紧的急务,众人都在避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小暑“出梅、入伏”

在中国南方长江淮河流域,长夏中的小暑时节是“出梅、入伏”的转折点。小暑是黄历六月节,江南的绵绵梅雨下到小暑来临就停了,称为“出梅”。出了梅雨季节,没有雨水的浇润,天气猛地热起来,就要进入“伏”夏。宋‧韩琦《苦热》诗:“皇祐辛卯夏,六月朔伏暑。始伏之七日,大热极炎苦。”就是描写入伏的苦热。

入伏后有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称为“三伏天”,每伏10-20天,落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跨越了长夏六月天。以节气来说,约莫在小暑和立秋期间,这期间也有“伏夏”的说法,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2018)年,三伏天分别是:初伏在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所以说,长夏、伏夏和三伏天落点的交集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当过了中伏,长夏也尽了,就是立秋。宋代杨万里的诗就这么说:“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日,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天,故又称为“三伏日”、“三伏天”。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它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三伏天”虽然闷热潮湿,容易引发各种夏季流行病,但同时也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
  • 小暑是指天气“小炎热”,每年在7月6日到8日之间交节,2017年小暑落在7月7日。黄历中,小暑是六月节。小暑节气里,从身心的保卫到环境的保护都必须用心经营、小心防护,以度苦夏。“三伏”天深居慢活防溽暑、落实环保防雨涝、应天时保护田地、掌握“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关键时刻,就在小暑展开的苦夏里。
  • 2018年7月7日11时41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至。“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暑,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古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 昔年过槿篱,爱取紫红持。 相对书桌上,花开最美时。
  • 自古以来,中国有小暑食新米,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用新割的稻米做成的饭来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及祖先的感恩。 新米的腹部保留着胚芽,色泽通透如玉,大小均匀,坚实饱满。米粒触感光滑,带有稻谷的清香,咀嚼起来微带清甜。煮熟后的新米有着新鲜的米香味。新米含水量高,蛋白质也多。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