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欣赏

【文史】李唐《采薇图》刻画气节(1)

作者:郑行之

宋.李唐〈采薇图〉画上伯夷、叔齐,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3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歌》,伯夷、叔齐离世前所作

南宋杰作《采薇图》

《采薇图》,乍看画题,可能有的人会以为是个很浪漫抒情的画作,其实非也。它是宋朝画家李唐以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材而画的作品。这幅画不但具有导正人心的作用,也是李唐晚年人物画中最杰出的创作,是南宋传世名画之一。

画家简介

李唐(约公元1085-1165年),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李唐和刘松年、马远、夏圭为南宋画坛四大家。他自小聪慧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4年)参加画院殿试,因所画十分切题而且画境极佳,夺魁补入画院。

“靖康之难”时,李唐被押往北,听闻高宗在临安(今杭州)即位,他设法南逃,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可能因为他曾遭这种家国之难,那种彻骨之痛他十分了解,所以他会选择伯夷叔齐的故事做为绘画题材,也许是希望当时的宋人能有所借鉴,也可能想让后人借古鉴今。郁逢庆在《钦定四库全书.书画题跋记》中说《采薇图》“意在箴规,表夷齐不臣于周者,为南渡降臣发也”,也就是说此画要砥砺南宋群臣的气节,尤其是规谏南宋的降臣。

李唐抵临安后,以卖画度日,就在穷途末路之时,曾作一诗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经宋高宗舅父韦渊推荐,授成忠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

宋高宗特别欣赏钟爱李唐的画,在李唐《长夏江寺图》卷后,留有高宗题跋,称“李唐可比唐李思训(画家,创青绿山水,又称金碧山水)”。或许是李唐和他画中的坚贞精神,正是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皇室赖以“绍兴”(宋高宗年号)的梁柱。

宋.李唐《长夏江寺图》(公有领域)

伯夷叔齐事迹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了伯夷和叔齐的事迹。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诸侯孤竹君(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不肯继位,要把继承权还给大哥伯夷,伯夷不接受,说“父命不可违”,最后伯夷竟隐遁了。而叔齐也不愿意继位,也跟着离家。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敬重老人,兄弟二人先后投奔周文王。(注1).

周文王画像。(公有领域)
周文王画像。(公有领域)

后来周文王死了,儿子姬发(即周武王)要出兵讨伐纣王。伯夷、叔齐闻讯,急急赶去拦住周武王的马并加以谏阻:“臣子讨伐君王称仁吗?”武王的侍从要抓他们,姜太公劝阻道:“此二人是义士!”并扶他们离开。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伯夷、叔齐深以为耻,表示再也不吃周朝土地上的任何粮食,两人隐居到首阳山(位于山西永济县境),每天采“薇”(注2)这种野菜充饥,最后双双饿死在山里。

临死前他们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在感伤中,透露出了坚决不屈的意志。

司马迁把《伯夷列传》列入史记列传之首,并于《太史公自序》赞称:“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

志节铿锵 有声出绢素

李唐的《采薇图》,主要是在刻划这两位宁死不愿失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边的一块大石上,伯夷背靠着松树双手抱膝,目光炯炯,但又予人神思邈然的感觉,平和、坚定;叔齐则上身稍稍前倾,右手撑地,左手比画着,正在跟伯夷述说着什么,神气清淡优雅。

宋.李唐《采薇图》以商朝末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材而画的作品。(公有领域)

画面上,伯夷、叔齐两人的面容看起来都相当清癯,因为整日待在野外,又只以野菜充饥,两人的肉体历经诸多折磨与困顿,精神上却如松如石般坚贞。画家把伯夷、叔齐当时的神态描绘得相当合宜,也相当传神。

两人旁边是一小篮薇草和采薇的工具,点出此画的主题。两人在采薇之余,放下了篮子和工具,席地对坐,姿态自然,闲散不造作。在松石之间,随兴地闲聊着,轻松中又带着肃穆,或许心中还带着“失国”隐痛,两人的语音想必铿然锵然、掷地有声,其殷切情志仿佛能自绢素中弹跳而出。(本文待续)

注1:《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注2:薇,一种自然生长的野草,俗称野豌豆,是穷人家粮食的补充。采:摘取,通采。因伯夷、叔齐的事迹,“采薇”后来用以比喻隐居山林。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天的中研院,像打翻的调色盘,洒满花朵在阳光下各自缤纷,彩蝶姿意地飞着,抬头看去红艳的木绵花悬在枝头向蓝天高歌,更远的天际是黑鸢乘着上升气流英武盘旋……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相传唐寅年少时拜沈周为师,跟沈周学画。
  • 唐寅的山水画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使用的皴法不多,但却能营造出丰富的质感。对岩块的属性与岩石本身的结构做灵活变化。在不断地临摹、试验中,创造出一种金刚石般质地的山岩。
  • 新年迎新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吉大利大家讨喜。古代文人过年也是有讲究的,他们还有什么贺福贺寿的高招妙法呢?听过在新年期间摆“清供”,画“清供图”吗?“清供图”就成了中国文人画的一个特殊的新年贺福题材,画里展现许多招福之宝……
  • 狗年逢“十犬”是好兆头,“十犬十美”意味“十全十美”!那么,何处得寻乎?乾隆一朝有郎世宁献《十骏犬图》、艾启蒙献《十美图》,十犬、十美相连并展。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这些犬图,他赏画时并盖上鉴赏钤章,并题字……图。
  • 苏轼和米芾是多年好友,交情甚笃,苏轼曾经造访过米芾。在绘画上,米芾认同苏轼对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也将以写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书风带入画中,进而和米友仁共创了“米点皴”“米家山水”的画法。
  • 东汉时有一位才女班昭,字惠姬,是大文豪班彪之女。班昭因家学渊源,才德兼备,曾多次被汉和帝召入宫中,令皇后与诸贵人拜她为师,跟她学诵经书典籍,所以又号“大家”。早年因随夫姓,人们称“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姑)”)
  • 二千年前汉宫后宫嫔妃过怎样的生活?让五百年前的仇英来引领你进入汉宫春晓……仇英初学画就得到文徵明父子的赞赏,因此,仇英与文人们、收藏家互动频繁,得以临摹唐宋名画。
  • 《汉宫春晓》描绘了114个人物,在画家有序的安排下,汉宫嫔妃及侍女次第出场。《汉宫春晓》不是静态的,展现种种情节,增添了很多历史想像空间。
  • 赞叹“翠玉白菜”巧艺的内行人,也要看看这幅宋代名作,《野蔬草虫图》,这是宋人古典写生画中的惊叹号!宋代重视写生技巧、掌握造化神工,这件作品展现了写生的生态、生理、意趣,成了后来“清宫之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