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话说“米点皴”“米家山水”——米芾(3)

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局部。(公有领域)

续前文

“呜呼米颠!旷代一人而已。”“其颠可及也,其浩然之气不可及也!”──明  陈继儒

世人称米芾为“米颠”,指的是他痴迷于赏石玩石的状态。其实米芾在其它方面的表现都相当杰出,特别是在书画方面,他除了是“宋四大书家”之一外,在绘画技法上还有许多足以影响后世的创见。

米芾的长子米友仁,承袭家学有成,世称之为“小米”。“大米”米芾和“小米”父子俩在中国绘画史上都占有重要席位。

“米点皴”“米家山水”

苏轼和米芾是多年好友,交情甚笃,苏轼曾经造访过米芾。在绘画上,米芾认同苏轼对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也将以写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书风带入画中。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认为“米家山水”源自董源(五代),不求工细,专行简约的水墨写意法。

“米点皴”是以横笔侧锋揉出扁平又稍带椭圆的墨点,以之重叠铺陈,扬弃以“皴法”来表现山川树木的传统方法,转而从江南的自然景象中去体悟,“以点代皴”,用大大小小的扁圆横点来塑出山石形体,连点成线,积线成片,创出以写意为主,表现烟云雨雾的“米家山水”。

“大米”米芾的天地

米芾这幅《春山瑞松图》和历代的山水画名家的作品完全不同。此画给人的感觉是凝炼如铸、精朴内蕴。笔意简约朴素,不见锋芒。用色沉稳,上色之后,花青及调合出来的绿,衬托得整个山体色泽黑中更见精神,再加上厚厚的白云在其间烘托着,互补互衬之下,山岩更是黑得神采奕奕,大气庄穆、端凝自持。

山体只分层次,略过细节,但见黑黝黝的、颇具分量的山,一座连着一座,自得自在地浮现在厚实的白云之上,两相对望,山实、云也不虚的妙趣就显现出来了。

米芾的代表作《春山瑞松图》局部。(公有领域)

到近景处,云气稀薄了,画家就以前深浓后浅淡的松树来表达,这样一来,空间感、层次感都在其中了。而且他画的松树因为枝简叶稀,一棵棵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极具自我的姿态,也因为这些松树生长在更为黑黝坚硬的岩体上,一种历经艰辛后,无所惧的气息也出来了。

米芾的代表作《春山瑞松图》局部。(公有领域)

在作画过程中,需要先调整墨色,分出层次,再运用自家米点,落笔后自然就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产生一气呵成的气势,使山峦之势连绵,云雾之气漫涌。云山互映,进而体现了云烟变幻之妙。

由米芾开创,后来被称为文人水墨写意的画风,代表了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写意法”从此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这种以意象表达为重的画风影响中国画坛颇深。

“小米”米友仁的境界

宋 米友仁《云山得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米友仁这幅《云山得意图》布局舒朗,山峦和云卷占满了整个画面。云气或以勾线来表达,或“以虚作实”,以空白手法来绵延。整体予人轻逸淡雅之感。山体、林木、云卷浑然一气,可说把山水画中,朦胧意境表现到极致。

明代董其昌评论小米:“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严格来说,环境是造就小米画风的主要因素。宋室南迁以后,江南那种“云雾涨漫,岗岭浮没,林树隐现”的特性深深地影响了画家。“米家山水”所表现出来的空濛正是江南山水的最佳写照。

宋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远岫晴云图》是以平远手法表现江南景色。远处有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其间;中景是云气掩映舒展;近处是树林和河谷。

整幅画以没骨法来完成,墨色润泽,水汽氤氲,在整体墨韵中更体现出精神来。

对米友仁来说,绘画是抒发心情的一种方式,通过水墨写意的手法来体现自我。所以小米称自己的画作为“墨戏”。

而这个“墨戏”和苏轼、黄庭坚等人所提倡的文人画是有所相关的,绘画除了再现物象之外,还要表现物象,也就是藉写意来对照自己,最终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境地。(待续)@*#

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