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物

天下第一“福”春贴为何不能倒贴?

康熙帝御笔“福”,正上方有印玺“康熙御笔之宝加顶。(大纪元合成)

春贴

中国的黄历新年降临时,人间千门万户“争把新符换旧桃”。除了大门楹柱上的春联,一尺见方的斗方“春贴”,如春呀、福呀也是最常见的,象征“春”到人间、“福”星高照。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常见倒贴“春”字贴,表示“春到”,而倒贴“福”字,就少见,甚至说“福”不能倒贴!为什么呢?是因为“福”不能“倒出去”吗?还是说不正不能镇邪、不能迎福呢?这里面藏着中国文化典故。

《清董诰平安春喜册.冬卉喜鹊》(国立故宫博物院)

康熙帝之福 天下第一福

“福”字的春贴中,有个“天下第一福”的“福”贴,这要从清朝说起。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皇太后病了,传说康熙皇帝御笔书写了“福”字,并且用““康熙御笔之宝”的玉玺加持,为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祈福。

清康熙十二年黄历二月中 ,是孝庄太皇太后60大寿,然而皇太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宫中的气氛也沉重起来。忧心忡忡的康熙帝从古籍查到上古“承帝事”有“请福续寿”的说法,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请福续寿”。

为何不为皇太后“请福续寿”?于是,孝顺的康熙帝虔敬地沐浴斋戒三日,精选了一只笔,以刚劲之力在丝绢笺上写下约半米高硕长的“福”字,正上方又以皇帝御玺“康熙御笔之宝”加持。孝庄太皇太后的病好了,民间从此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福星高照,镇天下妖邪”,这个长瘦型的福字也有了“长寿福”的昵称。

康熙帝御笔“五福临门”

康熙帝写的这个长瘦型“福”字与一般体型富态的“福”字大不相同。他的“福”字带有书圣王羲之草书“福”的字形笔意,同时又加入王羲之草书《十二月六日帖》之“寿”字头的写法,多含了长“寿”之意。人称康熙帝这一福帖是“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仔细端详康熙帝这个“福”字的写法,实际上包含“五福”之象--“寿、田、子、才、福”全聚。进一步来看,“福”的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像是王羲之草书《十二月六日帖》之“寿”字头的笔意(参下图):

王羲之草书《十二月六日帖》之“寿”字(公有领域)

右下田字“开口”,王羲之的草书也常见这种写法,人们认为其表征“无边之福”、“洪福无边”(参下图),福字的部首“示”,似“子”又似“才”字(参下图):

王羲之书“福”字二例。(公有领域)

一个“福”字内含“多寿、多田、多子、多才、多福”,“五福临门”!再加上康熙玉玺镇福,因此这个“福”字有“天下第一福”的称誉。

后来这个“福”字被隽刻在长方形石头上,做成福字碑。在乾隆朝时不知为何被密藏在恭王府的萃锦园假山下的秘云洞中。恭王府现为恭王府博物馆,人们可以在馆中看到这福字碑。

心诚意恭 敬天信神 福祐临门

甲骨文的“福”是“两手奉尊(酒器)于示(地神)前,……即后世之福字。”(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到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福,祐也。从示,畐声。”[1] 把两种意义合起来说,福佑来自神,源自一心赤诚对神的敬奉。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说到深处,真实反映的是他至孝的心感动天地,招来“福”祐,为祖母添福寿。其它的意含,是后人的心愿累加上去而衍生出来的新年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传承的是敬天信神的中心思想,心诚意恭,顺天而行,福祐祥临家门、国门,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核心精神!所以家家户户年年除旧布新之际,就诚诚敬敬、端端正正地将此传统的“福”字贴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以迎神赐福。

《康熙字典》说“福”是神祐,是福禄、吉庆,是美善,是吉祥(“福:祐也,休也,善也,祥也”)。意思是能得到天地神明的护祐就是福;积德行善自然能得神祐,能招来福禄吉庆。如果把这“福”字倒过来贴叫“福倒”,福倒了,把神踩在脚下,倒行逆施,祸也就来了!

人人心中都有一口田,能虔诚修福田,行善积德,符合上天好德的标准,就能得到上天庇祐,就能造福自己、造福家门,获得真正的平安和永续之“福”。今年迎新岁,也诚诚敬敬给自己贴个端端正正的“福”吧!

注释[1] 《汉语大字典》“福”:按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祇”,就是地神。《说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中华文化300问】待续--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