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例一休看青年不满 学者:台湾政治最大警讯

政大副教授林佳和说去年一例一休修法大游行 青年世代对政府所给予的不公平对待表达不满 这是对台湾政治系统最大的警讯

人气: 64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8年0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曜荣台北报导)一例一休修法给台湾社会带来的动荡,从2016年底延续到2018年初,有学者表示,台湾人面临一个反思,即为是否还要把“方便”当成“理所当然”,这不只是去伸张其他人的权利,而是整个社会该往哪走的问题;对于执政者而言,告诉人民你所选择的价值,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任务。

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在一例一休争议中,网路上有个反应让他印象深刻,其点出台湾人应该深思的问题,也就是还要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当作别人应该辛苦工作的必要,“到底是必要之恶,还是不得不的善”,台湾社会已走到一个关头,不可能一切往劳动保护靠拢,不断主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却又不断要求个人要很方便,“24小时都可以买东西”。

他举例,有德国朋友向他表示,台湾让人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半夜可以打保龄球,这在全世界都没听过”。这类的例子牵涉到台湾社会究竟不要学习西方,实践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不是台风天KTV订不到包厢、电影院买不到票、美食街大爆满等等,抑或是台湾到底要不要24小时都有新闻,主张民众有知情权,所以要求媒体工作者不该休息。这些问题不只是对不相干的人伸张权利,而是要考虑整个社会应该往哪里走。

林佳和说,从这点观察,执政者脱离不了责任,他认为政府不该过度绑于民意,甚至是某阶段的民意,应具有视野与对未来的想像,“虽然这个想像未必是现在多数人民所喜好,但毕竟说明你的价值是什么,这恐怕是一个执政者难以避免的任务。”

此外,前劳动部次长廖蕙芳离开行政团队后,在脸书上表示一例一休已经被标签化,民众其实已不是因修法内容而不满一例一休,而是一例一休已经和负面经济印象连在一起。林佳和认为,去年12月22日劳团酝酿抗议一例一休修法大游行,延续到12月24日圣诞夜,在他看来与英国、法国近年发生青年世代的大反扑有相似之处,意即青年世代已对体制感到不耐,不满代表体制的执政者所给予的不公平对待。从某个角度观察,一例一休已慢慢变成背景,“被稀释掉了”;一例一休中一些细致的问题,在示威抗议的不满宣泄中,已慢慢淡化,转变成年轻人的控诉,“这是对台湾所有政治系统最大的警讯,代表台湾的政治安排与形成,抑或是制度安排都过度忽视年轻人。”

此外,从劳动经济学的观点认识,林佳和认为,其实台湾希望七休一松绑的产业,大概不超过两成,而在中南部,中部某些工业区反弹尤其明显。从民进党在2016年底强势通过一例一休修法后,率先在2017年3、4月出来反对的,都是中部的民进党立委,接着是南部立委,其中有非常密切的地缘关系,“立委反映民意没有错,但政府是否可能用了20%产业的问题,来动摇80%已经没问题的人的权利?这其中有非常多议题是劳动政策必须考量的。”

“是否在2次修法中,需要一个严谨,甚至某种程度上冗长的公共讨论过程?”林佳和说,从2016年底到2017年终,政府可能做了最坏的示范,意即对于复杂的公共政策,“用少数绑架多数、用观感取代细致的内容设计、用零和游戏取代排列组合”,进而刺激劳资双方的极度对立,而未思考许多国家呈现的经验,劳动政策是可以透过排列组合,达成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双赢、三赢,既兼顾劳动保护、又兼顾产业竞争力,“我们是否轻忽了在政治上有这种组合,有这种可能?”

牺牲便利换劳权? 分析:台人应反思

中山大学廖达琪教授表示,将来如果真正严格执行劳动保护,那大家都要牺牲各种便利。(郭曜荣/大纪元)

《劳基法》修正条文三读通过后,劳动部预计16日将“开第一枪”,邀大型量贩业者“喝咖啡”,要求在轮班间隔上做合理约定。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署署长邹子廉近日也表示,因部长林美珠宣示劳检没有空窗期,目前正在规划全年劳检计划,未来新法3月启动后,劳检也会严格执法,企业切勿心存侥幸。

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教授廖达琪表示,每个政府执政应该要带来价值与方向,台湾人应扪心自问,到底要舒适方便,但建立在其他人的辛苦上;还是要向欧洲学习,例如法国的商家周日是不营业的,“没有百货公司可以逛”,全民七休一就会造成个人生活的不便利,“台湾目前的情况是最便利,包括周末可打保龄球,一放假所有的商场和餐饮业就累得要死”,将来如果真正严格执行劳动保护,那大家都要牺牲各种便利,这是政府要跟人民讨论的,“这种价值是不是我们要追求的?”

她以法国总统马克宏为例,马克宏几乎完全代表资方,他能够出线也是因为前总统欧兰德较偏左派,但右派近来也跟法国劳工有很多纠葛。“整个台湾现在真正面临要不要走比较左派路线?台湾过去几乎是没有左派,都是右派。”

“左派路线牵涉到很多细腻的劳工保障政策”,廖达琪指出,所以蔡英文政府其实面临抉择,民进党过去跟劳工运动密切结合,如今在执政的节骨眼上,究竟要选择劳方还是资方?而且要做比较清楚的选择。廖达琪说,当然这清楚的选择很复杂,如同法国劳动政策,所有细节都有很细密的谈判与咨商过程,恐怕不是能在非常短期内,要求马上诉诸民意,政府真的是需要“沟通沟通再沟通、谦卑谦卑再谦卑”。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