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人生下半场,我想要这样的生活(2)

──像那个人一样

杨先生表示“愿和吴童情同父子”,愿意扶养他,陪伴他长大。(示意图/fotolia)

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一个“我想要成为这样的大人”的榜样很重要。我有好几个“想成为像这样的大人”的榜样,可能是很希望拥有像那个人一样……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可能是那个人的整体感觉令我感到羡慕,或是觉得那个人的生活很圆满。

其中有几个是只能透过文字、影像和作品了解的人,还有几个是生活周遭,可以实际“见到”的人。即使有些榜样离我很遥远,我仍然能够从遥远的地方接收到某些东西;近在身边的人,可以在身边带给我某些东西。

人和人之间,都是在相遇之后逐渐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长大成人。我认为大人无关年龄和身份,而是取决于那个人“做到几分真实的自己”,这和年满二十岁,或是结了婚、有了小孩这种社会性的归类方式不同,而是另一种层次的大人,所以,遇到“理想中的大人”很重要。能够遇到让自己觉得“也许这种人,才是真正大人”的人,能够大大拓展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和自由。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的榜样。

当遇到问题时,想像“如果是那个人,或许会这么做”;心情沉重时,阅读榜样所写的文字,就可以重新振作;有时候看榜样的照片,就能够坚定自己的决心。

如果成为自己榜样的人就在身边,就可以相约见面、聊天,喝茶、吃饭,近距离感受对方散发出的毅然气氛和心情畅快的美丽。这种时候,就会觉得“嗯,出色的大人真的很棒”。

年长的人让年轻人觉得“长大成人真不错”,就是一项可以留下、传承的东西。看到五十岁的人活得很精彩,就会期待自己的五十岁;看到六十岁的人活得很轻松,自己也会想要学习轻松过日子;看到七十岁的人能够接受人生的喜悦和悲伤,也许会觉得时间的流逝并不可怕。

在觉得“希望像那个人一样”的瞬间,就可以从榜样的身上接收到“勇气”──

五十岁,已经足以算是大人了,既可以传承,也能够接收。并非只有传承,或是只有接收,而是两者并行。五十岁,就是这样的年纪。◇#

──节录自《人生下半场,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皇冠出版

【作者简介】

广濑裕子,知名作家、编辑。重视身体和心灵,重视每天的生活和日常的饮食,重视使用的物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珍惜所有肉眼看得到和无法看到的事物,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

2000年推出的《HEART BOOK》引起热烈回响,热卖超过100万本。另著有《全新的我》、《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合著)等。作者官方网站:hiroseyuko.com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