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

父亲的深情

父亲对我们的爱,是不动声色的。而对母亲,更是情深意重,老酒般的越久越芬芳香醇。(Pixabay )

一直以来,“ 沉默、木讷、含蓄”是我对父亲一贯的批注。直至母亲在约两年前“ 不小心”搭错了“ 中风”这班列车,我才慢慢发现,父亲原来也有他柔软的一面。那种柔,自平淡不过的生活里冉冉流泻,遂涓滴汇成河,潺潺不绝,暖透我的心。小小城镇里,孩子们都展翅高飞,该成家的成家,该到外发展的远赴他乡,偌大房子就仅剩两老相依相守。偶尔周末或假日大家蜂拥而归,呼哈嬉笑一番后又旋风般绝尘而去。这应该是现代家庭模式的标准写照吧!

母亲中风以来,虽然身体大致上已无大碍,但右手功能仍未全然恢复。手臂微垂乏力、五指偶尔发麻僵硬,无论在手掌合拢张开或手肘前伸屈曲后挪方面,皆难灵巧敏捷如昔。纵然我们七个费尽唇舌,不断游说两老雇请家庭帮佣处理家里大小事务,可惜向来意见相左的父母在雇佣这点却同声同气。这也难怪,他俩毕竟是苦过来的人。被恭候服侍?岂止忸怩不自在;家里突然多了个外人(即使不同住)他俩更是如坐针毡。唉,既然拗不过他俩,我们只好尽量在周休时安排回家,为繁琐家务事尽点棉力。

自然,平日为家里打点一切的担子,就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了。从扫地抹地抹窗洗衣洗浴厕,到烹煮濯洗缝纫,甚至为母亲刷洗假牙,父亲都不吭一声,且做得尽善尽美。这比起精湛绝顶的十八般武艺,要来得强大瑰玮多了!至少我如是认为。我把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噙着泪,强抑心底腾身而起的汹涌波涛。唉,这些本来不就是身为女儿的分内事吗?没能天天守在他俩身旁奉侍敬孝,这份无能,又岂是汗颜和愧疚就可赦免?

父亲生性豁达乐观。天大的事落在眼前,他先泰然迎之,再设法解决。即使有再大的憋屈或忿恨,他都不会有太多的表情动作。只是一贯的沉着淡漠,孤执却坚定。这股韧劲,深深让我动容。我性情急躁,动辄发怒。心急事败时,更是恼羞成怒。父亲从不怒言斥责,更不会叨烦叮嘱。他仍是静默不语,专心致志一如既往。父亲勤恳踏实,实事求是,最恨抄捷径。他以身教力行待人接物之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点滴渗入我们心田,贯穿我们的生命洪流,更赋予我们丰沛的精神内涵。这种无形却最有张力的教诲,正是我们这辈子最受用的财富。

父亲遗传了公公的音乐天分。听母亲说公公以前拉二胡无师自通。而父亲对音乐节奏感的敏感度,想必也是与生俱来。他爱听歌爱唱歌,吹笛子更像公公一样,自学成才。也许因为这样,我们体内也顺理成章的流淌着他热爱音乐的血液。心血来潮的时候,父亲也在琴键上用食指有一声没一声的敲打着“自创单曲”,自娱娱人。偶尔回家看见他悠然倚坐躺椅,或哼唱周璇白光,或吹笛他的最爱“一剪梅 ”。无论笛声或歌声,都透诉着浓浓岁月况味。 那番滋味悠悠穿透儿时点滴,幽幽萦绕耳畔,可却响彻心端,荡气回肠。乍闻之下,恍如又和父亲呢喃般的感喟错落交叠,着实叫人感慨万千。

父亲深具感染力的矍铄,来自他的知足常乐。他深谙达观怡悦之道,心无杂念身自轻。而他对人对事的宽容和善良,正是面对生活最浑厚的力量。他用细腻勾勒生命和爱的真谛,诚挚而恳切;他认真生活,笃实而从容。这个曾经顶着一片天如此坚毅不挠的男人,原来都把柔情藏在心底。时光巨轮飞速运转,父亲就快踏入朝枚之年了。他昔日的矫健与骁劲已逐渐走下坡。我看在眼里,把惆怅屏在心底。无论如何,父亲仍是我世界里独一无二,架海擎天的魁梧巨人。

或许父亲这把年岁,必把一切都看透。然而,要练就一颗净心,谈何容易?身具慧根且达观自在,岂是信手拈来即可?否则世界上不快乐的人又怎会那么多呢?父亲不善言辞,但他眼里偶尔泛起的温柔涟漪,常在我心中融汇成淙淙暖流。他对我们的爱,是不动声色的。而对母亲,更是情深意重,老酒般的越久越芬芳香醇。我几乎看见,父亲和母亲相偕漫行几近深邃的身影,在夕阳渲染下如斯慑人心魄。原来真正的深情,根本无须卖弄花言巧语,更不屑鲜花玫瑰。那些最耐人寻味的真情意,在父亲的举手投足间,流露无遗。(本文限网站刊登)

──转自作家筱琳子脸书

(点阅【筱琳子】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