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2成霸凌为误判 中山大推“校园霸凌辨识”

中山大学教育所助理教授陈利铭(左)与郑雯团队研究霸凌误判,成果登上国际期刊。(中山大学提供)

【大纪元2017年1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高雄报导)中山大学研究指出,全国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正确辨识率约八成,仍有两成遭误判。而误判情形可能是,将霸凌轻忽为一般冲突或将一般冲突视为霸凌事件。中山研究团队针对教师的“校园霸凌辨识”情形进行实验,结果证实接受霸凌辨识训练能提升对霸凌的正确解读,避免误判,导致延误处理或栽赃可能,创伤学童心灵。

中山大学教育所暨师培中心助理教授陈利铭、郑雯及博士生宋宥贤等人,将532位中小学教师分组对照实验,结果发现接受辨识训练的教师,对于疑似霸凌事件的正确辨识度从八成提升至九成。

判断冲突是否为霸凌事件,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校园霸凌事件时所采用的三大特征要件,包括恶意的伤害行为、势力失衡(大欺小、多欺少、强欺弱)及重复发生。

陈利铭表示,近年来由于家长投诉或社群媒体渲染,开始出现冲突事件被误判为霸凌事件案例;郑雯则提到,教育部提供校园霸凌定义供学校判定,仍无法排除单一教师对霸凌误判可能性“仅用个人经验判断,那是很危险的。”据此,强烈建议教育行政机关“至少要让反霸凌因应小组的成员接受辨识训练”,以降低误判可能。

该研究结果登上“亚太教育研究者”(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国际期刊。

责任编辑: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