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孔子论饮食之道

孔子(大纪元制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表示崇高重要,表示敬意。此语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文子・上仁》:“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也是同理。《洪范八政》,一曰食。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上古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那时的人们把谷物、猪肉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焙烤,掘地为坑当酒尊,以手捧酒而饮,抟土为鼓槌,筑个小土台子当鼓,他们用这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来表达对于鬼神的敬意。这就是最原始的祭礼,这说明饮食之道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

《论语・乡党》中记载:“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齐”同“斋”,是说祭祀的时候,要斋戒,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由于祭祀是一件大事,在饮食的要求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乾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同时,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子贡远远地望见颜回在吃锅中的饭,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

这个故事说明,君子对个人的饮食并不计较,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是对于祭祀则需要正心诚意,极尽礼术。

《论语・秦伯》中,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祭之道”

《礼记・祭统》曰:“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只要是天下生的,地上长的,只要是可以用来进献的,没有一样没有,这表示祭品的极其丰盛。外观则要求祭品极其丰盛,内心则极其虔诚、尽其心志,这才算是祭祀的用心。所以,天子才在南郊亲耕,以提供祭品;王后在北郊亲自养蚕,以提供祭服;诸侯在东郊亲耕,也是用以提供祭品;夫人在北郊亲自养蚕,也是用以提供祭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信,有了诚信才算尽心,这就是“祭之道”。

到了将要举行祭祀的时候,君子就要斋戒。君子不是从事于祭祀的大事,在不需要恭敬的场合,就不斋戒。不斋戒做事就没有禁忌,嗜欲也没有限制。但到了要斋戒的时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听音乐。所以古书上说:“斋戒的人不举乐。”就是说斋戒的时候不敢分散心思。心中无杂念,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乱动,必然合乎规矩。所以君子的斋戒,其目的就在于达到身心的纯洁。为此目的,所以先散斋七天收敛一下心志,然后再致斋三天。把心志收敛住了就叫做斋戒。斋戒是高度的身心纯洁,然后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

祭祀在四季也有不同:春祭叫构,夏祭叫谛,秋祭叫尝,冬祭叫悉。祭祀是一件大事,祭祀时荐献的供品也要完备。“礼莫大于敬”,孝顺的心再加上完备的祭品,这大概就是教化的根本吧。古人认为祭祀有十种意义:第一是体现事奉鬼神之道,第二是体现君臣之义,第三是体现父子关系,第四是体现贵贱有别,第五是体现亲疏有别,第六是体现爵赏的施行,第七是体现夫妇之别,第八是体现政事公平,第九是体现长幼有序,第十是体现上下关系。

“礼义以为纪”

那么古人为何重祭祀之礼呢?《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曾作为来宾参与蜡祭,祭毕,孔子出来到宫门外的高台上散步,喟然长叹。孔子的感叹,当是感叹鲁君的失礼,乃至大道不行。因为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国土内的社神与谷神。孔子认为鲁国举行的郊天谛祖,不合乎礼的规定,鲁是周公的封国,这说明周礼真是衰败了。

孔子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们不愿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但也不必私藏;力气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也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勾心斗角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是一个外户不闭的大同之治。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气力唯恐出于己身。内城外城加上护城河,被当作防御设施。“礼义以为纪”,把礼义作为根本大法,用来规范君臣,使父子亲密,使兄弟和睦,使夫妇和谐……于是谋划的事就随之而生,兵戈之事也因此而起。

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位君子,没有不谨慎于礼的,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

孔子曰:“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孔子认为,礼,一定是源出于天,效法于地,布列效法于鬼神,通达于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觑礼、聘礼之中。

《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凡祭祀天神、地只、人鬼之礼属吉礼。祭礼,并不是外在之物强迫人这么办,而是发自内心的。心中畏惧而奉之以礼。所以,只有贤者能尽祭祀之义。而贤者之祭,也一定会得到上天的降福。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