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唐太宗一代雄主 爱护子女舐犊情深

禾月

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贞观之治,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唐朝画家阎立本《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305
【字号】    
   标签: tags: ,

天子为黎民之父。贞观之时,天下万民承太宗之福,富足安康,他们敬天信神,共享盛世。自古帝王子女鲜少能得父亲直接照料。唐太宗一代雄主,亦为人父,于万机之中,亲自抚养了小女儿晋阳公主和第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舐犊之情,于历史吉光片羽之中,幸可窥见一斑。

《唐会要》记载,“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王七岁,晋阳公主三岁,是受封的最小嫡子嫡女,太宗怜他们幼而失母,留在身边亲自抚养。

念小女营佛祠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从名字看,晋阳公主便与佛家很有缘分。明达是佛教术语,明指三明,达指三达,达到阿罗汉云三明,在佛云三达。兕是一种独角母犀牛,壮硕凶猛,善抵触。取此小名,也许是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抵挡住一切生命中的不测。然而天不遂人愿,晋阳公主在十二岁时便因病早逝。她去世后,太宗悲痛不已,一个多月饮食无常,一日哀伤数十次,人都因此消瘦下来。大臣们纷纷劝慰,太宗说,“我怎么会不知道悲哀无益,只是不能自禁,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啊。”太宗传诏大臣,用晋阳公主封地所得余钱,在她的墓旁营造佛祠,为她祈福。

晋阳公主生性平和,从小就与众不同,她喜怒不形于色,又冰雪聪明,太宗处理公务时常将她带在身边。小公主或是安静的坐在父皇膝上,或是在一旁玩耍。太宗严厉,大臣们处理公务有不尽人意之时,免不了受到怒责。而晋阳公主总能察言观色,徐徐替大臣们辩解,三省大臣大多都受过小公主的恩惠,对她敬爱得不得了。上奏时,看到小公主在旁,就放心了一大半。

唐太宗以飞白书字体所写碑额,刻有“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公有领域)

太宗喜爱书法,擅写飞白书。晋阳公主跟在太宗身边久了,能临摹一笔跟父亲一模一样的飞白书,连左右下人都难以分辨。

在太宗身边朝夕相处的晋王和晋阳兄妹两人,也是手足情深。晋王每次出宫,小晋阳总是要将哥哥一直送到虔化门,在泪眼朦胧中道别。晋王十五岁时,在唐朝是男子成人之年了,一天,太宗诏命晋王穿上朝服,列位大臣之中一同上朝。听到这个消息,小晋阳哭着对太宗说,“哥哥现在也要跟大臣们一起列班,不能留在宫中了吗?”太宗听了,也流泪不止。

父子情《两度帖》

晋王李治,小名稚奴,是太宗第九子,从小跟随在太宗身边,深受言传身教。

贞观十九年,太宗出征高丽之时,晋王已受封太子留在定州,面对与父亲的别离,他悲伤不已。太宗勉励太子说,“宫中官僚都是天下名士,我东征时留你坐镇,也是希望天下人看到你的风采。治理国家,要录用贤人,罢黜不肖之人,奖励为善者,诛罚积恶者,心系公事,不僭越滥用权力,勉励而行,为什么要悲伤啊!”太子说道,“父亲怜我七岁失去母亲,亲自抚养,每天从早到晚,我都没有远离过您。想到明天要跟您辞别,令我陨心泣血,悲痛不已。”说着,便流下泪来。太宗听了,也不禁落泪。

太宗亲征高丽时,有一封手书家信给太子,这封书信被收入《宋淳化阁帖》,流传至今。卷卷情深,太宗对儿子的关怀一如寻常父亲一般,嘘寒问暖,呵护备至。书信全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书信大意是:“两次收到宫里的文书,都没有见到稚奴你的信,爸爸担心得要死,不久前突然收到你的信,说太子妃患病了,我的忧虑不安顿时解除了,就像死而复生一样的感觉。从今以后,你如果头风发作,一定要立即写信告诉爸爸。如果有任何疾患,也都要一一告诉我。刚刚得到了辽东传来的消息,一并抄录给你。爸爸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书。”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华古代,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是很正常的事。皇帝虚心接受意见,欢迎大臣提意见。而在中共社会,向政府提意见的人却遭到打击报复,甚至被关入牢狱,言论自由没有保障,离古代的道德标准何其远啊。
  • 唐朝初年,官员选拔制度,尚不完善,有的人靠冒名顶替,虚报资格,获得了官位。唐太宗下令,要求这些人自首。若不自首,查出来就判死刑。不久查出来一个人,戴胄依照法律,判处他流放。唐太宗责备戴胄说:“我下诏书说过,不自首的,查出来要判死刑,现在你却判了他流放,这是失信于天下。你因这案件收受贿赂了么?”
  • 中国古代宫廷怎样过端午节?唐太宗御笔亲书“飞白扇”赠予功臣司徒长孙无忌及吏部尚书杨师道,“庶动清风,以增美德”。在庆祝端午的宫中行事中,皇帝在端午日多会以“服玩相贺”,以随身使用或游艺的小东西赏赐臣下。这个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了民间也影响了近邻的韩国。
  •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文化体系。三国之时,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 在大唐统一天下之主要战争中,太宗或者直接参与其中并起重要作用,或者直接挂帅,特别是亲统唐军打败薛仁杲、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几战,皆是唐朝统一过程中最关键之战争,也是形势最危急、战事最艰难之几次大战。太宗重视安抚降众,收罗人才,意义尤深远。太宗因战功累累,后被高祖封为天策上将,位在所有公侯之上。
  • 太宗打败宋金刚后,刘武周见大势已去,逃奔突厥,终被突厥所杀。宋金刚想要集合残部再战,却已难有回天之力,带身边百余骑北走突厥,也被突厥所杀。太原失而复得。河东诸郡所有刘武周控制地域,都归大唐管下。太宗又一次力挽狂澜,拯救李唐王朝免遭覆灭。
  • 自前朝隋炀帝取得政权后,东都洛阳便为全国中心,其地处中原,位于大运河中心。但此时,洛阳已为王世充所占。大唐王朝若欲一统天下,必取洛阳。李渊攻取长安时,王世充正与瓦岗军交战。瓦岗军声威赫赫,但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几十万大军最后都败在王世充手下。
  • 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最重要战役中,太宗玄甲军屡以千骑大破十倍于己之敌。武牢关前,太宗又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显神威,三千铁骑直捣敌营,大破窦建德十余万军队,俘获五万余人,生俘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唐朝统一大业由此奠定。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