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共计划减少或停止提供城市新住房用地

【大纪元2016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中共国土资源部2月21日发布通知称“因房地产库存巨大,将减少和停止提供城市新住房用地。”中国房产市场问题严重,除闲置房过量外,还有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紧张等。

这是中共在2月份推出的第4项去库存措施。其它三项分别是非限购城市降低房贷首付、上调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非一线城市降低交易环节契税和营业税征收比例。

体制内人士承认房产库存严重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公开表示,如果包括商品房在建面积、保障房面积以及公建和单位自建面积等,全国楼市的库存面积可能超过80亿平米,仅商品房在建和待售面积就超过50亿平米。

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2月份给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房地产已建成但未售出的面积约为7.18亿平方米,在建未售面积约为73.5亿平方米。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待开工面积为8.5亿平方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中国房产市场严重分化,一二线城市需求大,三四线城市存在大规模库存积压,全国房产市场整体存在供求、库存不平衡的现象。

中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几经调整

中共从2010年开始公布全国住房用地的供应计划,目的是增加住房用地供给以平抑房价,但结果发现有超过30%的地方政府并未完成计划,有的地方政府囤地不售以抬高地价。

从2014年开始,中共国土资源部不再公布全国的住房用地的供应计划,而是由各省自行公布其供地计划。

2015年,中共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地区,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热点城市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中国城市土地紧张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缩减土地供应,以及如今中国房产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是由于中国的土地资源紧张所致,与多年来中共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过度开发房地产脱不开关系。而江泽民执政时期的“圈地”就是土地财政的第一步,即利用中共体制下土地官有的政策,地方政府以低价收购甚至强行占有民众房产,大规模出售土地和开发房产获利。

数据显示,1990至2004年中国城镇建设用地征用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猛增到3.4万平方公里,41个特大城市用地规模平均年成长50%。过度开发直接导致如今的土地资源紧张、地价过高、房产过剩严重。

比如,作为土地财政发源地的深圳,业界用“浪费”来形容土地过度利用的程度,直接导致土地供应告急。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0年,深圳GDP每增长1亿元,土地资源消耗就相应增长24万平方米;而在同期,香港GDP每增长1亿港元,建设用地相应增长仅为2000平方米。

另外,北京、广州、上海也由于之前的大规模快速开发,导致土地供应紧张。中共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靠经营土地获利,但这几个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也在连年减少。

2月份中共连续推出房产新政

2月份中共官方已经连续4次推出房产相关新政。比如,2月1日中共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告,在“不限购”的城市,首次购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对于已经拥有一套住房且未还清贷款的个人,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不低于30%。

之后,中共央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发布联合通知,从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为1.50%。目前是按活期存款和三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分别为0.35%和1.10%。

从2月22日开始,减免个人购房的契税和个人卖房的营业税。个人购买首套和第二套住房90平米及以下的,契税从3%减少为1%;购买首套住房和第二套住房90平米以上的,契税从3%分别减少为1.5%和2%。个人出售购买2年及以上的房产,免征营业税。

有财经人士表示,以上措施可视为鼓励个人购房、买房之举,实际上是鼓励房产交易,但是由于三四线城市购买力不足,很难做到增加购房量。

有大陆房地产企业人士表示,现在没有看到房产降价的迹象,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政策会使房产价格不太可能大幅下降。房地产企业也很难主动降价,除非地方政府减少依赖土地财政,土地成本和税费等有所降低,或许有降价的可能。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住房土地供应量决定了住宅供应量,土地供应减少会导致地价上涨,进而房价上涨。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