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调控楼市加码 岁尾再出招

人气 3838

【大纪元2016年12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调控”是2016年大陆楼市的热门词,尤其是9月末以来的这一轮调控涉及20多个城市,北京和天津在这轮调控中率先出台新政。新年将至,这两个城市再次升级调控,也为今年的大陆楼市调控划上句号。

北京天津升级楼市调控

12月30日,北京住建委官网发文称,即日起房产商销售现房前,应到所在区房管部门办理现房销售备案,备案后应在三日内一次性公开销售全部房源,明码标价、一房一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

同一天,天津市也发出通知,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首付款比例,规定在今年12月30日至2021年12月29日期间,职工家庭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有住房的,应支付不低于所购住房价款30%的首付款;购买第二套自有住房的,应支付不低于所购住房价款50%的首付款。

此前天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的政策是: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有住房,首付最低为购房价款的20%。

9月末北京天津领先调控 11月房价仍涨近30%

9月30日一天内,北京和天津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随后在10月初的长假期间中,共计22个城市密集出台新政。调控后,11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9%,天津同比上涨26.6%。

当时北京的调控涉及土地供应、房产供应、差别化信贷等8个方面:与房贷相关的有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当时天津规定,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如果已经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则暂停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再次购买住房;在这一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40%。

北京天津楼市2016年涨幅大

在本轮调控之前,9月份北京住宅成交均价首次涨破每平方米3万元(人民币,下同)。9月初北京平均每套住宅的价格超过500万元,四环以内新建商品住宅的单套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

当时,北京新房市场出现“日光盘”,二手房市场被称为“买房如买菜”,一些亏损企业竟能利用卖两套北京学区房而扭亏保壳。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市场,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都有购房者通过担保公司和贷款中介获得银行的消费贷款,并可以将消费贷款“挪用”来支付房贷首付。

天津9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4,363元,环比上涨15%,同比上涨21%。

其中,房价最高的是天津市内六区,9月成交均价达每平方米32,078元;其次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16,338元和10,332元;远郊区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9,368元,环比同比均上涨20%。

当局遏制炒房

在12月14日至16日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说法。

12月21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直接提到“抑制房地产泡沫”,这是当局首次直接点明是房地产泡沫。今年之前曾三次提过“抑制资产泡沫”。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炒作行为,业界普遍认为,其背后存在地方政府减少土地供应引发炒地现象和“地王”频出的因素。

比如,今年苏州的土地出让金最高,仅出让土地7宗,收入过1,700亿元;上海和南京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500亿元;杭州、天津、合肥和武汉也都超过1,000亿元。这些城市的房价今年也都高涨。在9月末到10月初的楼市调控中,多数城市的新政中都包括增加土地供应。#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陆土地使用权续费引热议 土地制度致矛盾难解
学者:楼市泡沫促贫富分化 中产阶层人数萎缩
豪宅市场疲软 中国投资商转向中档地产
大陆农村天价彩礼直追楼市 引发诸多乱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