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和天鲤

作者︰如真
font print 人气: 778
【字号】    
   标签: tags: ,

有个青年叫良心,这天他在湖里打鱼,天下着雨,快要天黑了,连一条小鱼也没有打着。他垂头丧气地背起鱼网正想回家,忽然听到湖水“哗啦”一声,“是鱼!”良心把网一张撒了过去,拉上网来一看,果真是一条几十斤重的大鱼。良心高兴地背着大鱼回家了。

刚一进门就喊:“娘,快烧锅熬鱼吃!”良心的娘已经饿了一天,慌忙接过鱼篓一看大吃一惊:“天老父爷呀,这哪里是吃的鱼,是天鲤神鱼啊!吃了会遭天打五雷轰的。”

良心一听娘说是天鲤神鱼,也害怕起来。他背着天鲤神鱼到镇上,想用鱼换点米面。他把鱼往摊上刚一摆,就围了很多很多买鱼的人,这个要买、那个也要买。

正要卖给一个人,一个老渔翁说:“这是天鲤神鱼,吃了会有罪。”老渔翁这么一说,买鱼的人一下子全都走了,谁也不敢买了。良心只好饿着肚子,背起天鲤神鱼走回家了。

良心的娘一见神鱼没卖掉,就将鱼接过来放进一个大水缸内。过了一会,良心实在饿得难受,摸起菜刀就在缸沿上磨了起来。天鲤神鱼见良心在水缸上磨刀就说话了:“良心哥,您磨刀干什么?”

“杀你吃!”良心说。

“求求您,好心的良心哥甭杀我了,您要啥我给你啥!”天鲤神鱼求饶起来。

良心一听说要啥给啥就说:“好吧!你每天能给俺送一吊钱来,够俺娘俩吃饭穿衣就不杀你。”良心说完,只见天鲤神鱼在水缸里一打挺,缸里窜出一吊钱来。从此,良心就不再下湖打鱼了,靠天鲤送钱吃饭穿衣。

一年过去了,良心又想,天鲤神鱼的钱只够维持生活,还没有积蓄呀!他又拿着菜刀在缸沿上“哧哧”地磨起来,天鲤神鱼又问:“良心哥,您又磨刀干什么?”良心说︰“杀你吃!”天鲤鱼又求饶了:“好心良心哥,您甭杀我了,您要啥俺给啥。”

良心说:“只要你每天送两只元宝来。”说完,只见天鲤鱼一打挺,水缸里窜出了两只明晃晃的元宝来。这样,天鲤神鱼每天都给良心送两只元宝。

春去秋来,整整三年,良心盖得楼房瓦舍一片明,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富裕门户。 这天,他骑马来到小镇,见一群人围在街旁看皇榜,上面写着:“皇上的女儿腹疼不止,只有吃了天鲤神鱼才能治好,谁要是把天鲤神鱼献上,就招谁为驸马。”

良心看完皇榜心想:“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进京做官。”机会已到,这驸马可不能给别人抢走了。良心想着想着回到家里,派人套上大车,水缸里又添了水,连鱼带缸拉着进京,上贡天鲤神鱼去了。

到了金銮殿前,御史禀报皇上:“有人进贡天鲤神鱼来了。”皇上大喜,马上派了大臣去接贡品。大臣们把水缸抬到皇上面前过目,谁知一掀缸盖,水缸空空的没鱼也没水。

原来,天鲤神鱼看良心家穷苦想帮助他,想不到良心起了贪心,最后竟要恩将仇报,所以就带着水往东海去了。

皇上一看空缸大发雷霆:“这个小畜牲竟敢欺君,快快拉出去斩了!”良心当即被斩首在午门。

天鲤鱼走了,良心被杀了。天鲤鱼是神,在一步步的考验良心的良心到底有多大,良心浑然不知,一步步在考验面前失去良心,最后竟到了忘恩负义的地步。

从那开始世上就留下了:“不讲天理,没有良心”的说法。#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的道德水准下滑,无所顾忌的追名逐利、贪图私欲,杀、打、偷、抢、奸诈、妒嫉、乱伦之事层出不穷。人人自危,人人为敌,失去....
  • 阮孝绪从小很孝顺,个性沉静。十五岁时,父亲曾勉励他用功读书,但他却说:“我希望....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 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话:是你的东西丢不了,不是你的别争,争也争不来。老天有眼.....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