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欢迎的“囚犯”

作者: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355
【字号】    
   标签: tags: , ,

清朝名书画家郑板桥从小穷苦,四十三岁时,考中了进士,担任了山东范县(现属河南)知县。郑板桥自幼便对穷苦百姓充满感情,做官后更是处处为穷苦人着想。

有一次,一个盐店的大老板,抓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当时不准贩私盐),并把他送到县衙,要求郑板桥从重发落。郑板桥一看,那小贩年纪很小,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他知道那孩子不得已才走上了这条路,便生出了恻隐之心想解救他。

他令衙役抱来一领大芦席,中间剪开了一个圆洞叫做“芦枷”。他命人把“芦枷”戴在小贩脖子上,又命人拿来十多张纸贴在芦席面上。
接着,郑板桥取过笔墨当众挥洒,在纸上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还题了诗。然后,令小贩带着芦枷,站在那家盐店大门前受罚、示众。由于郑板桥的诗、书、画素称“三绝”,所以那小贩一到盐店大门口“受罚”,立刻引来了无数人来观赏。大家争着欣赏郑板桥的诗、书法和画,谁也不愿离开。

而那家盐店,因为大门被人群紧紧的堵住,自然也做不成生意。盐店老板急得团团转,不得已只好返回衙门,向郑县令苦苦哀求,请求把盐贩放了。郑板桥说:“好,那就看在你的份上,把那个小贩放了吧!”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元朝时,广南有个太守叫做章大修。他看到一位姓陆的库吏很有钱,又有个漂亮的女儿,心里便开始打如意算盘:他想......
  • 这个地方盛产西瓜,但是,魏国和楚国虽然只有一线之隔,两地西瓜的产量却差很多.............
  • 广孝(1334~1418年)是明朝的资善大夫。他在担任钦差大臣,抵达苏州赈灾时,苏、松、嘉、湖、杭五府,刚刚遭受了一场大水灾...........
  • 由于好奇心,小伙计拿了一粒米饭喂蜘蛛。蜘蛛很快就吃完了,又顺着蛛丝往上爬回去.....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