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接手非基因契作 青农逆转三输局面

【大纪元2015年08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从宪兵队退伍后,农三代颜明贤决心投入返乡务农,不仅因为他是家中独子要继承父业,更重要的是,他看见“农村、农民”若再不改变,“经济、健康、生态”将全盘皆输。如何挽回颓势?30岁的他,决心放手一搏,从接手农会推动“非基改大豆”开始,采稻田轮作方式,让地力、生态恢复,并密集拜访理念相同的青农,组织代耕队,从整地、播种、收成、运输采取统一作业,他说,“不能再像过去单打独斗,团体作战才有赢的机会。”

常年风大是台中海线的特色,为了力抗东北季风,农村从10年前开始流行续耕“再生稻”,就是一期稻收成后,会“留头”不休耕,继续生产二期稻。这对海线农民而言,再生稻较不怕风、不怕福寿螺,更省了整地及插秧的钱,成本相差一成以上;但再生稻品质不佳,“碾米率低、不耐放”,农委会从去年开始,不再收购。

“看到父亲辛苦一辈子,我想改革!”颜明贤说,村里的老农,有的为争一口气,不怕农药带来的伤害,也要种出令人称羡的稻作,就这样连土地都伤害了。

让土壤休息 改种大豆

台湾每年从国外进口230万吨的大豆,其中高达九成都是基因改造的。在食安氛围推动下,台中市政府委托市农会,推行“大豆契约收购计划”。颜明贤跟父亲争取说,“若采大豆轮作,能让土壤休息,大豆的根有固态氮,能提供土壤养分,虫害也会减少,来年稻作需要的农药、肥料,都会下降,生态好了,收入也会增加。”

颜明贤代表青农签订合约,并锁定从海线开始,包括大甲等9个再生稻区,约100公顷,改种植非基因改造大豆。

面临考验 坚持改革

为了成功转作,谢明贤已做好付出的准备。天未亮,德国进口的曳引机已上了货车,出发前往乌日的农户,开始一天的整地工程。然而,考验也相当大,投入的成本颇高,获利却很有限,“运费、燃料要近万元,这还不算机械的损耗!”

“曳引机400万、收割机250万……”,谢明贤指着仓库各式进口农机具,“每项都是贷款买的,这是(转作)非基改的风险,担心台风会不会来,一旦老天不赏脸,最怕水的大豆就要泡汤”,那么为何勇于斥资买机器,接手“非基改大豆”的代耕案?颜明贤坚定地说:“我想的是海线农业一定要改革。”

青农联手打团体战

台中市政府委托市农会,推行“大豆契约收购计划”,颜明贤(右3)则代表青农签订合约,并锁定从海线开始。(黄玉燕/大纪元)


台中市农会2014年成立青年农民联谊会,已有完整的组织,协助青年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团体作战。“平时务农相当忙,每天面对作物,很难有时间跟外界接触”,颜明贤加入联谊会后,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跟自己一样,也想要为农业努力。

在决定接手农会的“大豆契作”案后,颜明贤开始拜访相同理念的青农,招集20多位青农组成代耕队,计划帮助农民从整地、播种、收成到运输,采团体作战。

盼促成良性循环

颜明贤说,我和团队约定好,要把土挖够深,这样农作就会好,让消费者愿意掏钱,农民收入也会好,接下来明年就愿意继续种大豆,我们代耕队也才会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今年是关键的第一年,必须要成功。”

最后他表示,头洗下去了,也需要政府支持,才能继续下去,永续工作不能只靠民间。

责任编辑:罗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