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彩绘生活(220)巷子的意大利面

巷子新开的意大利面小铺,差不多开业一年多了,和我家面馆一样选择开在社区大楼旁的巷弄里。在巷弄里开店,多半靠独特美味和平价料理取胜;有些新客人一开始是为了找停车位才特别弯进巷弄里,但在“不小心”品尝到让人惊艳的美味后,口齿留香、印象深刻,自然会再度光临、甚而呼朋引伴的口碑相传了。

我家面食小馆是属于传统中式料理,像是“麻酱面”、“肉酱面”这类平实美味的干面,透过先生对面食的热忱和巧手,就能变化出创新却不失传统美味的“独家料理”!这和西式意大利面风格当然完全迥异。从小我对“意大利面”的粗浅印象,就是大盘子上头,淋了很多红红的番茄酱和猪绞肉覆盖在面的顶端,吃在口里满嘴的酸甜滋味。

适逢假日中午,带着简单的绘画工具信步走去那家意大利面馆,准备独享我的绘画时间。一进门客人不多,大概用餐的尖峰时刻才刚过;这其实不是我头一次来呢,上次带2个学生来喝下午茶,顺便教学“手绘食物”,当时点了水果沙拉、松饼和咖啡、饮料来写生,并没有点“意大利面”。

独享绘画时间,除了安心自在,还能回味过去对意大利面的遥远记忆。我点的套餐,老板娘先端出奶油浓汤、蒜烤面包,最后送来主食的意大利面。边吃边画的当下,脑海思绪竟然瞬间流晃,像倒带似的想起过去在台北上班,经常也抽空利用午休时间,穿梭在公司附近的巷弄间,寻觅“物超所值”的意大利面。

所谓“物超所值”就是指除了主食的面点外,附餐的饮料、汤品、面包、甜点、水果等都要越多越好啊!以前还没迷恋画“食物速写”这件事情,也不会突发奇想的先画下来,更没有网路资讯,也没有所谓的“速写社团”,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与3C手机行影不离,吃喝玩乐还不忘暴露行踪的随手拍照打卡?这简直是难以想像的天方夜谭吧!

离开台北将近20年,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并不是各款意大利面,倒是有个意大利面店家取名叫做的“懒人面”!初见菜单这项名称时,直觉感到有趣,尝鲜的点来吃看看──没想到真的“一试成主顾”!老板娘调理出拌干面的独特素食酱料,混合了7种蔬果:红、白、黄、紫、黑、青、绿,象征自然的七彩能量。其实它的味道早已淡出我的记忆了,却永远记得台北巷子里有家意大利面店,卖了一种好吃的“懒人面”哪!@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