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南

【美东南随笔】《礼乐文明纵横谈》:魂兮归来(十八)

(续上期)礼乐文化的原创精神

以礼乐文化为道德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儒学,几千年来,已成中华文化的主体。从社会管理,到伦理道德;从民风民俗,到审美情趣,都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为凝聚人心,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强固的民族心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不同的认知和实践,儒学或被颂为千秋师表,或被贬为遗祸万代,聚讼纷纭。特别是,近代西方文明潮流涌动,我国皇权专制败像丛生,得风气之先的知识精英,痛心疾首,以传统文化为祸首,集矢儒家学说,认定儒学是皇权专制的护身符、国家败亡的祸根。

《新青年》发表反孔宣言,指责“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两千余年矣!”为了中华进步,必须扬弃儒学的残骸枯骨。“打倒孔家店”旋成新文化运动最流行的口号。这些泄愤的批判,随着理性思考的回归,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对民族的传统文化,考证务求其真,致用务求其适,准确阐释儒学乃至礼乐文化的原创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才符合科学的态度。

周代分封诸侯,创建了近似联邦制的国家,实行礼治,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立国年代最久的王朝。春秋时期,政治一体化尚未形成,迎来了文化多元化的辉煌局面,创造勃兴、百家争鸣,出现了文化原典大创造的时代。终因礼治———以德控权,操作不易,随着权力跋扈和纷争,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主张三代之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虽一生奔波, “王道” 胜境,终难实现。

正如朱熹所说的,秦汉以降,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因此,后世皇权专制的种种弊端,不应归罪于礼乐文化和儒家的治国主张。礼乐文化和儒学的原创精神,不仅不是皇权专制的帮凶,相反,礼乐文化和儒学,在中国漫长的皇权专制的历史上,恰恰是规范控制皇权最恒久有力的道义力量。

譬如说,儒家公天下,虚君共治的政治理想,是对黄帝、尧、舜开创的“垂衣裳而天下治”和以礼治国的继承。“通贤共治,示不独专”是限制皇权的理念,在汉、唐、宋三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儒学主张,君主只是权力的象征、道德的楷模、礼仪的代表。君主在修德为天下垂范的同时,要虚其位;行权治国,要选拔贤能者任职。宋代皇权受法度约束,专制相对宽松。宋太祖立下誓约,藏于太庙,要求嗣后皇帝,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轼撰文证实:“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宋儒构建虚君共治,化民成俗的治国秩序,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朱熹上书宋宁宗:政令“出于陛下之独断,而其事悉当于理,亦非为治之体,以启将来之弊。” 政令由君主独断,即令合乎事理,也耗损治国的根本,将引发弊端。朱熹坚持认为:虚君是常理,是祖制。隐隐形成君主———宰执———台谏,三权分立的结构。这正是宋代为什么能臣贤相辈出的缘由。

责任编辑: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