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隆烧翡翠青瓷 重现汉唐艺术

font print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13日电)陶艺创作28年的何志隆,投入传统柴烧方式制陶,重现汉唐以来失传的国宝级艺术“秘色青瓷”,并重新命名为“翡翠青瓷”。

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汉、晋发展达到辉煌,至唐代创作出举世闻名、红极一时的“秘色青瓷”,自宋代发展出以矿石金属原料作釉彩发色剂后,运用天然植物灰釉来发色的青瓷,逐渐式微,消失至今已1500年。

陶艺家何志隆放弃现代科技,转投入传统柴烧方式制陶,更以独创的“自然落灰上釉法”在高温的窑炉内将作品满上纯植物灰釉,不假任何矿石金属原料发色,企图烧出最极致的“青瓷”。

他把汉唐以来失传的国宝级艺术,重新展现于世,并名为“翡翠青瓷”,也受到台湾陶瓷专家们肯定。

何志隆的“翡翠青瓷”视窑内落灰为釉料,以“土坯入窑,满釉出窑”,再以高温熔融的方式,让落灰与胚体多次层层敷叠,釉质又清透又丰富,是柴烧技法的一大突破。

何志隆17日起至3月15日也将在佛光缘美术馆台北馆举办翡翠青瓷作品展,展出80件作品。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韩国国立首尔产业大学兼任教授具永国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反复实验,历经廿多年,具永国最终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这种绝传已久、韩国独有的稀世珍品——黄漆,再次面世。一个偶然的机会,具永国得到了一位老僧的秘传,并叮嘱他“要秘密练习,等时机到了,就在世间公开。”
  • 古时为故里造桥铺路被视为善行义举,时空递嬗的今天,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林秋芳凭借着20年来在文化部门工作、策划多起大型展览经验,在两年半前,举家返回宜兰礁溪故里定居,也在当地洒下一把文化艺术的种子。
  • (shown)张俊杰说,绘画不是技术而是心术,做一个善良、正直、率真的人是绘画的基础,艺术的境界走到高处,表达的是对自然与万物的爱。提升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结合,不断提高层次,是没有止境的。
  • 攀越声乐巅峰喜踏神韵之路--访藏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圆曲(1):藏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圆曲艰难曲折歌唱之路。一首气势恢宏的歌,深沉高昂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圆曲的声音世上罕见,像是来自天上,使人身心震撼,进剧院的时候人们带着沉重的负担,走出剧场的时候,使人通体舒畅,背后像是长了翅膀。
  • (shown)接待WASC考核官的飞天艺术学校校长、主任看上去都气质高雅,老师们也个个都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活力。一查简历,这些老师很多都是来自剑桥、普度、史丹佛等名校的博士、硕士,艺术老师也来自世界一流的艺术团队。飞天学生不但成绩突出,气质更是出类拔萃。学生们举手投足和言谈举止间都有一种传统的贵族气息。这在现代化、自由化的美国,哪怕是其他私立学校也是很少有的,这让WASC官员们感到很诧异。
  • 看着螺钿工艺在父亲螺钿大师陈志升引领下传入台湾,在新竹盛极一时而今日益凋零,陈甫强为了不让这门艺术就此没落,和社区发展协会以及学校合作开班授课,期望这项手工艺术能继续承传。
  • (大纪元记者周美晴台湾基隆报导)国内著名环保艺术家吕嘉萍,20年前即开始制作手工纸,纸的原料来自植物纤维,接触久了之后,她发现纤维本身的个性、面貌、多样化。台湾一直说纸是中国人重要发明,却没有让它有升华的机会,她受欧、美、日的影响与冲击,跳脱出纸的框框成为当代艺术,于基隆文化中心展出主题“森.呼吸”,传达大自然想法。
  • 【大纪元10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柏林24日专电)目前在柏林文学会驻村的台湾作家陈克华与赖香吟昨晚在柏林的咖啡屋CafeQuchnia以文会友,朗读作品并且阐述他们创作的历程和心得。
  • 【大纪元10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30日电)曾获得法国艺术文化骑士勋章的艺术家吴炫三今天说,艺术是一股潜在海底的暖流,是世界的共同语言。
  • 云林西螺艺术家黄夙佞,用心经营地方特产创作,不起眼的丝瓜布,经过巧手设计,不但有了不一样的生命,黄夙佞的作品还勇夺2013年云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奖项。带您一起欣赏有趣的丝瓜布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