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中华“瓷圣”——何朝宗

何朝宗(公元1504年~1582年),字何潮,号阿来(来福、来佛),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人,中国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

  

早年的何朝宗跟着父亲雕寺庙佛像,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着意追求纯朴典雅,力求造型新颖,注重在神态个性上下功夫,不入俗套。他一度到泉州,在这“泉南佛国”,他拓展了艺术视野,结识并求教于著名雕塑家王弼,使自己的艺术才华得到了进一步增长。

何朝宗善于博取各家之长,既师承传统又不泥古,他善于揉合石刻、泥塑、木雕等的不同技法于一体,运用技巧和陶瓷材料的特点巧妙结合,不断开拓自己的新路,开创了“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形成独树一格的“何派”艺术。

  

何朝宗利用象牙白瓷那如脂似玉的优美材质,雕刻出各种不同的瓷塑人物,如弥勒、观音、如来、达摩等佛像雕塑品。他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刻画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独具风格神韵。

那庄重神妙的形象,生动的气韵,夸张的比例,寓端正于曲折的动态,遒劲圆润、深浅得宜、疏密对比强烈,富有节奏感的衣纹线条,多层次而又临风飘举的衣裙,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其作品无一不物尽精奢、巧夺天工,达到了瓷塑艺术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何朝宗所塑造的人物,既是神,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整体塑造与细部刻画的完美结合。同时,何朝宗所塑的瓷塑,摒弃了繁琐庸俗的彩饰,而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不仅注重塑像造型的完美,更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完备,使人物显得格外慈祥、温柔、娴淑、善良和圣洁,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何朝宗雕塑的渡海观音,通体呈象牙白色,朴素典雅,形象逼真。那鬓纹错落有致,风巾披后,一串珍饰略露胸间,双手藏于袖内作左拱势,一足踩踏莲花,另一足被水花掩盖,衣袂临风飘举,给人以踏浪凌波似流海归来的联想。

那疏密得宜的对比和略带夸张的比例,使观音的面部神态十分突出,而那富有节奏感的衣褶线条的处理,简明概括,清秀流利,生动神妙的气韵,不能不使人叹为观止。曾经有人以这样的诗句赞道:“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后来,人们把何朝宗塑造的观音称为“何来观音”,久而久之,“何来”也就成了何朝宗的雅号。

  

何朝宗除雕塑观音形象外,还塑过达摩、菩提等佛像,风格神韵,都别具一格。他创作的一尊达摩立像,通高43.1厘米。达摩立于波涛汹涌之间,秃头长耳,两目炯炯,双眉微锁,脸部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袒胸披肩,帔纹翩然欲动,长裙飘拂,宛如乘风破浪疾驰而行,恰切地表现了这位少林初祖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座塑像修短合度,立体感强,个性突出,可以看出何朝宗出神入化的功力和鬼斧神工的技艺。

  

何朝宗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据说,他的每件瓷雕作品创作出来,先摆放在窗口,让路人品评,稍不称意就推倒重塑。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是得意之作,则在背部钤盖印章。所以,他流传于世间的瓷雕作品都是极少雷同的上乘之品。

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他的作品被誉为“凝脂美玉”、“东方艺术”、“世上独一无二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方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

  

何朝宗以他超群的技艺把瓷塑造形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成为后代瓷塑艺人仿效的楷模,并跻身于世界伟大艺术家之列。而他的那些冠绝一时的作品,被称为“世界最精良的瓷器”,为各国大博物馆竞相求藏,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