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

繁音急节十二遍 跳珠撼玉何铿铮——隋唐“燕乐”

唐代的“大曲”是一种大型歌舞音乐形式,又叫“燕乐大曲”,演出时歌、舞、器乐并用,场面宏大,色彩缤纷,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宫廷音乐。白居易的“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诗句,描述“燕乐大曲”代表作《霓裳羽衣曲》的高潮段落,节奏快捷、曲调繁复,像珍珠在跳动,像玉石在震颤,声音是何等的铿锵!

广义的燕乐,如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或外族)音乐的总称。燕乐的狭义概念则专指唐“十部乐”的第一部,即张文收所作的燕乐。

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

宫廷音乐

周代已有所谓“燕乐”,为后妃在后宫内廷中所用,其歌词俱在《诗经》的《周南》、《召南》中。汉代宫廷中也有“燕乐”,这些都是雅乐的一部分,性质与隋唐、宋代的燕乐不同。

从唐初到开元、天宝时期(公元618~755)的百余年间,社会空前繁荣安定,形成两汉以后最伟大的时代,文化艺术也发展到高峰。音乐艺术则以新的宫廷音乐“燕乐”为中心,向多方面发展。

由于这样的演变,因此“燕乐”又称为“宴乐”,泛指在宫廷宴会中所用的音乐。“燕乐”在隋唐时期最为兴盛,而且风格多样。其肇因始于商旅来往频繁,边疆各民族和中原的音调、乐器相互融汇而更昌明。

隋唐燕乐

宫廷燕乐中均以法曲为主,隋朝有《七部乐》、《九部乐》;唐朝有《九部乐》、《十部乐》。除法曲、教坊授曲以外,还有一些与宗教、文学相关的曲目,如《步虚曲》、《望仙门》、《瑶池宴》、《凤凰台上忆吹箫》、《华胥引》、《金人捧露盘》、《鹊桥仙》等融入。

隋炀帝时,把大型的宫廷乐队,按照所奏乐曲的来源,分为“九部乐”,包括:清乐(传统音乐)、西凉(今甘肃)乐、龟兹(今新疆库车)乐、天竺(印度)乐、康国 (即康居,今新疆北部及中亚)乐、疏勒乐、安国(中亚细亚)乐、高丽乐、礼毕(最后所奏,一说即文康)乐。唐初改为“十部乐”。

唐高宗以后,燕乐之名益广,盛唐时设有专门的乐舞机构,如太常寺、梨园、教坊等,谢阿蛮、李可及都是专业的乐工。

清乐或清商伎,保存了汉魏以来的传统旧乐。其他以外国或外族名称立名的乐部,隋有七部,唐有八部。他们所演奏的乐曲是根据外来音乐重新创作,并保存较多的外来音乐的面貌,仍冠以外国或外族之名。

唐玄宗时将“十部乐”改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部。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乐器声音较清细,乐师需要有较高的技艺。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乐器声音较大,常是很喧闹的合奏,有时还加入百戏(杂技)等,因此技艺上要求较坐部为低。

部中不合格的降入立部。立部不合格者降到雅乐队去,此时雅乐之衰落可以想见。从九部乐、十部乐到坐、立二部乐队组织的变迁和所演奏的乐曲变更,可以看出外来音乐被逐渐融合消化的过程。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这是在乐府音乐和外来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乐师们的创造而发展起来的,综合了歌唱、器乐和舞蹈的大规模的音乐,它完成于唐代的极盛时期(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集中的代表了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

燕乐乐器

燕乐中占主要地位的乐器是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乐器制造业很兴盛,长安有制造及修理乐器手工工场的集中地带。从史籍和敦煌的大量唐代乐舞壁画中,可以看到燕乐使用乐器的情况。唐代所用乐器有三百余种。

教坊和别教院会集了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和演奏家。最著名的羯鼓演奏家黄匡绰,古籍中多有关于他的故事。唐南卓《羯鼓录》一书,记载了羯鼓的演奏技术、演奏家和鼓曲。

琵琶的演奏方法由拨弹过渡为手弹,名手辈出,如段善本、康昆仑、曹刚等。筚篥名手尉迟青,吹笛名家李谟,歌唱家李龟年、许和子等。 教坊的乐工不仅在宫廷中演奏,有时到贵族家中献艺,年老乐工则在宫外以传习歌舞为业,使燕乐得以广泛传播。

──转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