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强推教师评鉴 中外殷鉴不远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3日电)台湾准备立法在中小学推动教师评鉴,教师担心未蒙其利,先影响学生受教权益。尤其国内外相关恶例不少,美国甚至发生数千位教师被迫离职、新陈代谢不及的惨痛经验。

按照教育部规划,中小学教师评鉴以学校为单位,依教师服务年资区分评鉴频率。年资3年内初任教师每年都要接受评鉴,年资4年以上则是每4年评鉴一次。

评鉴结果分为“值得推荐”、“通过”、“需支持成长”,后者需在1年内复评,复评2次内还没达到“通过”以上水准,将提交学校教评会处理。

目前相关法案正等待立法院审议,而社会各界正反声音都有。家长和教育管理阶层希望透过教师评鉴把关品质,并和不适任教师机制挂勾。教师团体则担心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追逐绩效而忽略教学等问题。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文宣部主任罗德水表示,教育部宣称教师评鉴和解聘教师无关,但按规划复评2次未通过送教评会,就是“实质挂勾”。

罗德水认为,关键在于指标、程序谁来订定?谁来评鉴?台湾大专校院推动教师评鉴多年,便衍生许多弊病,有私校将评鉴当作逼退资深教师的工具,动辄订出上百条指标,使人动辄得咎。

台湾就曾发生私校将招生、学生就业、甚至是拉企业捐款等,都列入评鉴的加减分项目。有的老师怕达不到要求,只好自掏腰包找厂商做假的“产学合作”,造成中文系老师找牙科诊所做病历修辞研究,英语系老师帮养猪户上会话课等乱象。

国外推动教师评鉴同样多有负面效应。受邀来台参加研讨会的美国教师联盟(AFT)代表卡坡(Zeph Capo)今天受访表示,休士顿地区推动“分数加值”制度,即将学生分数当作教师评鉴的计算基础,忽略了城乡差距,造成超过2000位教师被迫离职。

卡坡指出,“分数加值”制度严重干扰教学,许多老师达不成目标,被迫假造成绩。很多资深教师看不下去,愤而辞去教职,教育单位只好大量启用没经验的老师,受害最大的仍是学生。

香港教育人员专业协会总干事叶建源表示,评鉴就像是“身体检查”,真要治病,还是得找医生治疗,且教育品质的基础在于教师的学习、反思和合作,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成效会比教师评鉴更好。

教师评鉴如同双面刃,一方面可以约束教师的不当行为,一方面又掐住教师脖子,限制了创意和启发。关键在于“量化”的管理思维,不见得适用在教育、文化等社会科学的领域,毕竟一个人的优劣品质和工作表现,是难以用少少几个指标衡量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