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新闻(卑诗)

见证荣辱 温哥华“趋时裁缝”百年传奇

裁缝老师傅黄光大: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

【大纪元2013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怡然温哥华报导)近七十年来,温哥华华埠曾一度兴旺的裁缝业,已由1940年代的十几家裁缝店,不断减少,目前仅剩下“趋时裁缝”(Modernize Tailors)一家。“趋时裁缝”1913年成立,至今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加国华裔专栏作家JJ Lee曾在自传《一个人的尺度:一个父亲、儿子和一套西装的故事》(The Measure of a Man: The Story of a Father, a Son, and a Suit)中,记录他在趋时裁缝担任学徒的日子,讲述他从逾九十岁的裁缝师傅黄光大(Bill Wong)身上学到的人生哲理。这个自传曾入围2011年总督文学奖和2012年查尔斯‧泰勒文学非小说奖。

  

这是一个怎样的百年传奇,大纪元记者走进了这家位于唐人街西Pender街5号的“趋时裁缝”。

活的历史博物馆

  

走进“趋时裁缝”,犹如步入了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一个摆设、一台机器都保留了最初的状态。大厅的试衣镜有95年的历史,三面对开镜,可将西服的每个细节尽收眼底;纽扣眼机器有75年历史,在维修师的精心保养下,一直静静陪伴着裁缝师傅们的日日夜夜;最令黄光大喜爱的是门口的一个桌子,是他在14岁刚入店帮工时,自己设计制作的,今年也有77岁的高龄了。

  

步入店内,似乎跟随着时光穿梭机来到了那个传统手工艺业欣欣向荣的时代,裁缝们一边做西装,一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当年鼎盛时期,“趋时裁缝”曾是温哥华最大、最繁忙的裁缝店,雇员多达20人,一周七天营业。

  

而最难得的是,见证了当年繁华的家业继承者、91岁高龄的裁缝师傅黄光大至今仍在店内工作。1953年,黄光大和黄光泽(Jack Wong)兄弟俩继承父业,他们接待的顾客上至名流巨贾、下至伐木工人。黄光大14岁开始帮助父亲打理店铺,已走过77个年头,现在黄光大的大儿子黄兆正(Steven Wong)在店中帮助父亲接待顾客,而年逾九十的黄光大思路敏捷、一口流利的英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裁缝店的传奇故事。

图为:91岁高龄的裁缝师傅黄光大,继续在店内工作。(摄影:陈怡然/大纪元)


排华迫使兄弟俩继承父业

  

在黄家,黄光大和黄光泽有十兄弟姐妹,他们分别排行老大和老二,他的尾二弟就是去年刚刚离世的国家荣耀徽章(Order of Canada)得主、西门菲沙大学前校监黄光远 (Milton Wong),在家中排行第九。自从父亲去世后,兄弟俩仍然继续经营父亲的裁缝铺祖业。黄光泽于数月前离世,家中仅剩下三位在世的兄妹。

  

谈及当年为何在年轻时选择做裁缝,这就不得不从那段特殊的历史谈起。虽然黄光大从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裁缝技巧,但他们兄弟俩的学业都十分了得,黄光大曾毕业于卑诗大学的机械工程系,黄光泽毕业于土木工程系,当时兄弟俩都想立志做工程师。但当年加拿大排华风气盛行,虽然政府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华人做工程师,但没有雇主愿意聘请华人工程师,兄弟俩毕业都找不到工程师的工作,只能回家帮父亲打理裁缝店。

见证传统手工艺的的鼎盛

  

虽然兄弟俩的工程师梦想破灭了,但他们却见证了温哥华华埠那段传统手工艺的鼎盛时期。谈起这段往事,年逾九十的黄光大兴奋起来,一段段做裁缝的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黄光大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忙,订单多得根本做不完,一天从学校接到的订单就有75条西裤。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全城的学生都要来订做西装、西裤上学,因为战争时期禁止学生穿蓝色服装,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年轻人都想穿着一套特制的西装上学,展示个人魅力。很多学生为了赚订西装的钱,就在暑假期间到船坞、工厂打工,那段时间工作很好找。

  

那时店内布匹供不应求,还被迫向美国的布匹供货商买很贵的货,那确实是生意的鼎盛时期。黄光大说,那时工作量很大,做到几乎停不下手来,生意订单应接不暇。

  

放弃梦想的黄光大一毕业就到裁缝店工作,他说,当年裁缝业旺盛,裁缝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而且在大学里学到的机械知识并没有浪费,例如衣车坏了,他的维修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

好莱坞巨星的到访

  

说起这段七十多年来做裁缝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及几位好莱坞巨星的到访。黄光大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主演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007的辛康纳利 (Sean Connery)曾来到趋时裁缝店订制一套白色的西装,当时他要的很急,黄光大就与伙计一起用了一个周末就完成了。现在店内的还摆着辛康纳利到访的照片。

  

另外,美国加州州长兼演员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为了拍摄2000年的电影《第六发现》(The 6th Day),特别到“趋时裁缝”订制了十二套西装。

  

值得一提的是,40年代流行于爵士音乐歌迷中的上衣过膝、宽肩、裤肥大而裤口狭窄的阻特装(zoot suits),曾令“趋时裁缝”名声大噪,虽然现在只有剧院和电影剧组会订制这类衣服。

  

对黄光大来说,赶工和工作量大都难不倒他,但曾经有一张单确实令他煞费苦心。那是皇家歌剧院(Royal Theatre)要为卑诗省巴克维尔历史淘金古镇(Barkerville Historic Town)的舞台剧,订制二十套戏服,服装要是一百多年前的样式,但当时剧团只提供了一张图片,这令裁缝们感觉太抽象了。于是他们额外花了不少时间去搜集一百多年前淘金时所穿服装的资料。

学徒故事:从电台主持到裁缝学徒

  

裁缝业从鼎盛到衰败,期间留下多少人物和故事。JJ Lee是《温哥华太阳报》的男性服装专栏作家,也定期为加拿大广播电台(CBC Radio)的时尚节目担任主持。他在2006年曾一度辞去CBC的工作,来到“趋时裁缝”向黄光大拜师学艺,那年他37岁。

  

从一个专栏作家和节目主持到裁缝学徒,这是一个怎样的跨越。在他的自传中,JJ Lee以一套海军蓝色西装为开端,那是他父亲过世前的最后一套西装,一直挂在他的衣橱中。自传中提到,他父亲从一个衣着非常讲究的人,为养家变为一个经营餐馆的老板兼厨师,工作操劳,也常常酗酒,令他与家人关系紧张,2001年父亲去世时仅52岁。

  

父亲去世后不久,JJ Lee到“趋时裁缝”订制一套西服作为毕业礼物,也就在那时他结识了黄光大。在2006年他停止CBC的工作来到“趋时裁缝”当学徒,当时他还骗黄光大说自己懂得缝纫。黄光大打趣的说,“JJ Lee眼、脚和手总是不能协调起来,我一看就知道他不懂缝纫,他骗不了我。”

  

JJ Lee在2007年返回CBC就职后,制作了一段广播片记录这一年的学徒时光。一日,他决定修改父亲留下的这套西装作为己用,却勾起诸多与父亲的回忆,从而激发他写下自传。虽然同父亲相处的经历是苦涩和遗憾的,但他在趋时裁缝当学徒时,从黄光大身上领悟到的人生哲理,更让他受益无穷。黄光大说,“我当时告诉他,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尽你最大努力去做好。”

  

现在不少读过JJ Lee自传的读者,还专程到趋时裁缝来观看传统的裁缝手工艺。

  

JJ Lee认为,如果消费者已不再习惯去裁缝店,那么裁缝店就会消失。虽然不是要回到那个时代,但人们至少要知道如何穿西装,这是他心中最怀念的。这一年的学徒时光,让JJ Lee非常回味,他希望还能有机会回到那里。

传统手工艺传承不易

  

随着时代的不断蜕变,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淘汰,裁缝就是其一。身为唐人街唯一的一家裁缝店,黄光大不禁慨叹地说:“没落了!记得四十年代的时候,华埠有十几间裁缝店,现在华埠就剩我们一家。”

  

黄光大说,传统裁缝手工艺与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有很大不同,对裁缝的要求非常高,一个裁缝要完成一条完整的裤子、上衣、口袋等,不同于生产作业中只需完成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

  

虽然黄光大感到工厂的大规模生产对传统的裁缝生意构成威胁,但是是什么让黄氏兄弟捱过数十个年头坚持将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黄光大发现,在近年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有些顾客会觉得改衣比购买新衣服便宜,因此温哥华新开了不少专门的改衣裁缝店,但专门为顾客量身定造西装的裁缝师傅却少之又少。目前煤气镇、唐人街、耶鲁镇的不少居民,都到“趋时裁缝”改衣服。

  

黄光大觉得入行做西装裁缝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学徒必须年轻,通常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入门,否则手指就不灵活。而除了天分、耐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慢慢从学徒做起。他曾收过不少学徒,但他们都没有学满师。

  

虽然黄光大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他从未有退休之意,他现在依然每星期工作五天,他希望尽可能的将传统手艺延续下去,虽然他知道这很不容易。而店中一位在“趋时裁缝”工作了50多年的裁缝师傅,也已年过八十,现在也依然在店中工作。

  

百年的传奇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黄家第四代黄如意在四年前写了一本书《黄氏家族的盛宴》,书中详细记载家族的发展、裁缝店的点滴,并附上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照片,要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可到“趋时裁缝”购买此书。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