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中宝贵的收获

作者:叶子(新西兰)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近来,和幼稚园的其他几位老师连续参加一个由新西兰教育部举办的“Incredible Year”的培训,内容是帮助老师应对3到8岁之间、一些行为有挑战性的儿童(Children with challenging behavior),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伤害他人、不听从老师指令,不遵守规则等。培训中有许多体会,也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很多不足,写下来与读者分享。

(一)永远积极正面 (Be Positive All the Time)

从第一次开始,一直在随后的几次培训中。Be Positive (要积极正面)一直是几位主讲老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她们反复地、不厌其烦的强调,老师积极正面的态度对这些行为有缺失的孩子的重要意义,老师不但对这些孩子的态度要积极,而且对这些孩子的家长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也要有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的改变这些孩子。

一位主讲老师要求我们查找自己以前一些负面的话语和想法,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如“我拿你怎么办?”“这个孩子总是给我找麻烦!”“你总是打人”等等。自己的负面想法蛮多的,看来要警觉一些了,应该去掉这些负面的东西。

一位主讲老师认为,老师负面的想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是一个不被群体欢迎的“另类”,时间长了,这类孩子对自己就会逐渐的失去信心,放弃努力的机会。结果让事情变得更糟。而老师正面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我还行”“大家都喜欢我”,慢慢的改变自己不受别人欢迎的行为,从而逐渐的自我规范,走向成功。

在培训中我们常会看一段实际的教学录影,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有一个录影片段是美国某幼稚园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叫Andy(化名)的小男孩总是站起来捣乱,可是坐在他身边的老师,每次都是笑着把他带回到游戏中来,反反复复几次,最后那个小男孩终于安定下来,参与到游戏中去。在他捣乱的过程中,游戏还在进行,老师始终在微笑,其他的孩子们也似乎没有过多的注意那个小男孩的行为,最后镜头在那个小男孩的前面停留了一会,定格是小男孩那张快乐的、天真无邪的笑脸。

和录影中的这位老师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当孩子做的不好时,我还很缺少那位美国女老师的耐心、平和和积极的态度。看来这是下一个我要努力的方向了。

(二)“欢迎你回来,我们仍然爱你”(Welcome back. We still love you! )

一次培训中有这样一段录影,在美国一个小学教室里,一个叫Ben(化名)的男孩,当老师在对全班同学讲话的时候,他却故意把另外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老师让他离开座位,到教室后面time out (见注解)。Ben不情愿的走到教室的后面,独自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哭了起来。老师没有理会他,也告诉其他的同学不要理会Ben,转过头来照常听老师讲课。就这样,Ben 慢慢的平静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老师让Ben回到座位上,Ben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好后,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Ben, welcome back. We still love you! (欢迎你回来,我们仍然爱你)”听到这句话,Ben脸上暗暗的表情一扫而光,高兴的笑了。

看完录影,主讲老师问我们对这段录影的看法。我说我没想到time out之后老师会说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time out结束后,我还会把孩子再次批评一次,让犯错误的孩子以此为戒。对于我的疑问,主讲老师是这样解释的,time out的目的并不是惩罚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人”, time out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机会自己平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向成功。录影中那位元老师的一句“欢迎你回来,我们仍然爱你”,给Ben传达的资讯是 “你仍然是个好孩子,我们爱你,我们相信你会改正你的错误”;给其他孩子传达的资讯是“不要因为Ben犯错误就对他另眼看待,他仍然是我们当中的一员。我们仍然要爱他”。

我从事老师这一行业十几年,有幸观摩过许多老师的优质课。但是从来没有听过哪一位老师对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尤其是对一个犯错误的学生。这句话深深的打动我的心,它让我深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在通向成功的这条路上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行,还是只是为了简单的惩罚孩子的错误,却让孩子在原地停步不前。

注:time out 是在幼稚园或者学校采取的一种处罚孩子的办法,一般针对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受到处罚的孩子会被要求离开其他孩子,自己单独坐在椅子上,直到老师规定的time out时间结束,才可以回到群体中来。

(三)几位老师做同样的事情(All the teaches do the same thing )

参加这次培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如果对孩子的管教,同一房间的所有老师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也就是采取同样的策略,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

举例来说,每次培训后,我们同一房间的三位老师会有一个共同的作业,就是针对某一孩子的某一不好行为作出一个应对的策略。策略不要求复杂,简单易行可,但三位老师都要做同样的事情,还要一直坚持一段时间。如小Mark总是乱丢玩具,我们的策略就是鼓励他帮助老师整理玩具,然后给予奖励;和他经常讨论游戏的规则,不可乱丢玩具,以强化这一概念;如果行为越格,则要采取相应的惩罚。原则是奖罚分明,重在鼓励。我们三位老师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多月,他的这一坏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真让我们高兴。

其实以前我们对他的这一不好习惯也有过讨论,但是没有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时松时紧。看来,无论作为孩子的家长还是老师,各方面如果能够在某一方面达成共识,并坚持下去,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四) “假装看不见”(Ignoring)

在这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一个妙招,就是“假装看不见”。其实这并不是英文原词“Ignoring”的表面意思。但我觉得翻译成“假装看不见”,更能表现这条妙计的内在涵义。

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一次培训的一位主讲老师到我们幼稚园来考察我们这几位参加培训的老师。一上午的观察结束后,她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就是:老师要对孩子们一些小的、不好的行为采取“Ignoring”的办法,而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好的行为上。她进一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

一、 对于那些努力表现好的孩子很公平,他(她)们良好的行为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因为许多孩子因为很乖,或者过于安静,反而容易被忽视。时间长了,一些孩子就放弃了努力。
二、 老师对于良好行为的关注和大力表扬,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 对于一些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也很公平,他(她)们也有与其他孩子一样被表扬的机会,而不是总是被批评的对象,形成良性回圈。

她还特别提醒我们,当然这些被“假装看不见”的行为是一些小的、不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据研究发现,在教室中一位老师对于学生负面行为的关注超过对正面行为关注的2.5倍。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教室气氛紧张、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增大。从而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按照这位老师的指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开始用放大镜放大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们做的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他们肯定和赞美。而用忽视镜来看待他们的小错误,效果果然不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拿起这张特别的考卷,看着孩子笔下美丽灿烂的蝴蝶,犹疑着是否要在考卷上打大红叉,在分数栏内圈零,去否定一个天分在绘画,不在国、英、数的孩子。
  • 彼得、小班、安迪是辅导室的常客,也是全校师长都熟识的问题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来自破碎家庭,或是单亲、隔代教养,或是住在寄养家庭。身为国小辅导主任的我,总觉得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多做点事!
  • 悄然间,孩子们也变了,我不再为孩子们解惑答疑而劳累。瞧那一组组一对对,讲得是那么细致耐心;作业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你看他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两个楞小子,很快彼此击掌合好;一片祥和安宁,学习、纪律、卫生、劳动无一不在变。到底缘何:还是爱心,是孩子们的爱心筑就了我们这个安祥的大家庭。
  • 小芸一脸无辜到辅导室找我,说她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觉得很烦。我请她坐下来说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 忍字头上一把刀,一时的冲动往往会带来不可想像的后果。关键时刻,试着别让那把刀掉下来......
  • 儿童节特别报导:“大树计划”关怀儿童从根(家庭)做起,落实儿童关怀,营造家庭温馨,健全弱势单亲孩童的人格教育。为了防止社会乱象,改善社会治安,大树计划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希望工程”…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和团体的付出与关怀。
  • 4日下午彰化县饶明国小,邀请美国国际心身医科大学副教授陈彦玲为校内老师传授生命教育课程,做为教师研习主题。饶明国小表示,透过课程让老师们了解生命的本质,进一步的教育出身、心、灵都健康的下一代。
  • 教导小朋友如何体谅他人的处境,以同理心待人。
  • 担任教官以来,职责不同无法与教师相比,但教官们对于守护校园安全及学生辅导的工作,皆能秉持服务学生的热诚。因此,多数人大多肯定教官的存在价值,尤其是曾受教官帮助及行为偏差的学生。
  • 当我一脚才刚踩进教室,婷婷便一边拉扯我的衣角,一边躲进我身后,嘶喊着:“老师,救命啊!”救命?怎么回事?思想还没反应过来,小力已经气喘嘘嘘,涨红着脸跑到我面前喊着:“你出来!不要以为躲到老师背后就没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