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免试比例私校配套 台国教添争点

【大纪元6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日电)十二年国教立法工程进入“摊牌”阶段,预料免试比例入法议题,以及私校配套方案,将是攻防重点。

总统马英九敲定十二年国教于民国103年正式上路,最重要的“高级中等教育法草案”至今却还没完成立法,行政院长江宜桦预计于本月14日到立法院做专案报告,教育部则希望在临时会时通过草案,以利国教推动。

“高级中等教育法草案”至少有两大争议点。其一是教育部次长陈益兴于5月24日抛出,将各校免试名额至少占总招生名额比例25%,正式写入子法“高级中等学校多元入学招生办法”。

此举势将威胁到明星高中的招生,尤其基北区被外界戏称为“十五趴俱乐部”的建国中学、北一女等校,至今仍坚持103年只开出15%的名额。教育部的动作,等于是逼迫这些学校就范于25%。

拥有多年家长会经验、被媒体称为“教改阿甘”的董宗华表示,教育部将25%入法,目的就是要逐渐消灭明星高中和菁英教育,朝向平均主义。他认为照这样的政策,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担忧公校素质的学生,纷纷转到私立学校,经济弱势背景者则没得选择,只能留在公立学校。

事实上,教育部抛出25%入法议题当天,明星高中便有反弹声浪,包括建中校长陈伟泓、北一女校长张碧娟等人受访时,都认为一下从15%开放到25%太过急躁,应采“缓进”的方式推动。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副理事长吴忠泰则认为,25%入法是教育部要求学校配合十二年国教的重要“工具”,且与“免试零抽签”的政策息息相关,必须赶紧推动。

吴忠泰更主张25%直接写进母法“高级中等教育法”,而非子法。因为前者更有拘束力,且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林淑芬等人曾有类似提案,有利于朝野协商。

第二个争议点在于私校配套措施。教育部于今年5月3日时曾对外宣布,考虑在“高级中等学校多元入学招生办法”中,规定经考试入学私校国中部的学生,不能直升高中部。

这项立法的背后原因,在于部分教育团体认为,十二年国教免学费政策确定后,造成公私立学校的不正常竞争。私校国中部入学时,透过考试筛选学生,3年后以高比例直升高中部,享受政府的学杂费全免补助,造成许多父母急着将孩子送入私校。

另外,“高级中等教育法”中如何认定免学费补助,也是攻防重点。吴忠泰指出,如果被定位为补助学生而非学校,按照“高补助高规范、低补助低规范”的原则,私校恐会有更多空间操作,不利于十二年国教。

教育部长蒋伟宁多次强调,十二年国教已进入“期末考”阶段,而“高级中等教育法草案”的立法院攻防,便可视为期末考的前哨战。如不能如期过关,将会为103年的正式上路,增添更多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