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广场

令支奇:中国政治运行的潜规则

【大纪元2013年03月11日讯】总结中共建立政权以来的几十年社会历史演变,中国政治运行轨迹似乎遵循着一套独具特色的潜在运行规则,笔者暂命名其为“甚一博弈突变律”。

一、关注政治甚一律

在中国大陆十三到十四亿国民群体中,真正关心国家政治的人数,大约在10%~20%左右,这些人表现为上网浏览新闻、开微薄发评论、无界翻墙动态网(每天几百万点击量,累计数亿)、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等日常行为方式,遇见熟人热烈谈论国家大事。而其余80%~90%的人几乎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你跟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如同对牛弹琴。这就形成了所谓“一盘散沙”或很多人“装睡不醒”的局面。在协同学系统中,前者相当于序参量中的快变量,而后者相当于慢变量。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大致有两种:一是阅历智商不足,认为国家政治跟自己生活无关,以妇女儿童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和农民为主体,二是胆量勇气不足,害怕招来国家机器打压引火烧身,自身利益受到损失,以画地为牢、自私自利的小商人、小职员为主体。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两种因素兼而有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江胡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中,关心政治者比例偏少,毛邓时代成长的中老年人中,关心国事者比例较高。

一组数据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证实这一推断,1989年天安门广场学运期间,上街游行者人数在数百万,而北京市常驻人口在2000万左右;2005年开始的民间三退(退党退团退伍)人数在2012年时迅速攀昇至1.4亿左右后,势头开始减缓,从而逐渐趋向其极限。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关心政治人数比例与其民主化程度直接相关,在真正的民主国家里,关心政治者比例会较高。相反,在残暴的独裁专制国家里,关心政治者比例会较低。因为在这样的国家里,“干涉政治”甚至可以成为构陷一个民间团体的罪行之一。

国家的命运就是掌握在这少数关心政治的精英手中,其余只是些随声附和、跟风飘摇的墙头草。即使一个人活到一百岁,如果在其一生中没有参与过国家重大事件,他对历史进程的贡献将是微乎其微的。

二、正负能量博弈律

博弈过程的结果从来都不是由双方主观愿望而决定的,而是由相对优势的较量来决定。在关心政治的人群中,可以划分出拥护现政权(或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奴性愚民、御用鹰犬工具和反对现政策甚至坚决主张推翻现政权者。这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分别导致自稳控制和自组织控制。死硬的拥护者希望千秋万代,坚决的反对者希望立即推翻。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形势走向,却不以这些对立阵营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而是双方人气势力的比例博弈争斗,双方都在积极争取说服那些左右摇摆观望者,等待着有利时机蓄势待发。

三、关键时期突变律

突变论模型表明,当系统的控制变量发生变化时,状态变量也随之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某个临界数值时,状态变量原有的稳定状态随即消失,系统结构突变便会发生。

拥护阵营与反对阵营博弈持续升温,达到激烈程度,以突发事件(国家核心领导人去世、高层权力斗争白热化、经济滑坡恶性通货膨胀、重大自然灾害等)为标志的控制变量达到临界,国家政治形势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海啸式突变。当然,突变的结果,也常常不以许多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如1958~1960年三年大饥荒引发十年浩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促使毛泽东思想彻底破产;1976年唐山大地震、周毛相继去世以及天安门事件等一系列事件,肇始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所谓新时代;1989年胡耀邦去世引发北京学运风潮,引起苏东波巨变、柏林墙倒塌,并招来腐败治国的江湖时代;2012年王立军闯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揭示高层内斗公开化白热化,中共成为摇摇欲坠的破船,开启了秋风扫落叶的“亡党亡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国民经济GDP增长率、就业率、基尼系数、群体冲突事件爆发频率等可作为观察社会系统的控制变量。

2013年2月24日(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