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新闻

灭癌斗士 陈英杰香江传大爱

【大纪元2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显申香港特稿)澎湖子弟陈英杰在香港一手创办的泰山公德会,毕生致力于灭癌献爱心,义助许多癌症患者抗癌,他的弘扬大爱感动香港社会,成为台商在香江的一页传奇。

位于观塘1座工业大厦内的泰山公德会,长年举办各种帮助癌病患者的活动,包括义诊、康复治疗、医学讲座和健康生活分享等,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机会,数十年如一日,处处散发着人间温情,已成为广大癌症病人的大家庭。

1945年出生于澎湖的陈英杰,幼时家境穷困失学,必须打鱼帮补生计。海岛艰苦的岁月未丧其志,自修苦学。1974年他偷渡香港,在现实的生活中,历经艰辛与苦楚,终能成家立业,勇敢对命运挑战。

他事母至孝,母亲因癌病辞世,他在悲痛之余,立下治病救苦宏愿,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升华为对众多癌病患者的大爱。经多年的努力,无专业文凭,也没有雄厚资金的陈英杰,于1991年创立泰山公德会,决定向癌症宣战。

癌症是人类头号杀手,也是全世界医学难题。自称无专业文凭,也没有雄厚资金的陈英杰,凭着“致知力行”理念,登泰山,立宏愿,日夜为灭癌救人工作操劳,奔走两岸三地,无惧阻险,发挥惊人的创造力。

陈英杰先后推动1994年成立“灭癌献爱心国际慈善工程”;积极走访两岸的医学机构及病人组织,探索治癌康复良方;召集中港台医学权威‧举行医学研讨会激励病人团结起来,组织“生命之光国际联谊会”,让病人发挥互助互救精神;举办“战癌勇将”及“爱心医护奖”选拔;成立中医慈善门诊部和治癌文化图书馆、和发起“灭癌献爱心-全民爱心大行动”等。

他不但联络医学机构和专家,推展社会癌症防治教育工作,组织病人提供慈善诊治,关怀服务,而且对贫病交迫者还提供经济援助。

澎湖子弟陈英杰在香港创办泰山公德会,义助许多癌症患者抗癌,他弘扬大爱感动香港社会。图为他在公德会所设的中医诊所,慰问接受义诊的患者。(中央社)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就赞誉陈英杰,努力实践慈善事业,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3家所追求的道德理想,达到了“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的境界。

陈英杰团结社会爱心,全力推动灭癌救人慈善工程,2010年被选为“感动香港十大人物”。

他说自己最大目的在于弘扬大爱,净化人心,鼓励全民行善积德思想,提升社会正能量;团结各界爱心力量,支持医学研究,救助病苦,发挥香港国际城市功能,推动爱心无国界精神;将泰山公德会、灭癌献爱心国际慈善工程朝向全民化、国际化,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