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品茗有道 虚静之美(外四首)

作者:静心
font print 人气: 213
【字号】    
   标签: tags:

品茗有道 虚静之美--浅论茶之道

中华文化天上来 茶道文化居其中
茶道文化内涵丰 茶为载体使命承
茶可行道茶雅志 茶道六事悟真境
茶道修习神技运 修习茶心论茶经
茶道之苦品人生 以苦为乐顺天行
苦后回甘降心火 淡泊俭德遵宇性
和静怡真茶道循 涤除玄鉴心清明
虚静之美茶道中 心灵虚静寂无声
茶色茶香茶之味 品茗审美修性灵
茶道平凡玄机蕴 平凡之中真境藏
心无羁物观茶道 通彻天机玄妙境
修炼心性茶道涵 心性提升知天命
茶道乃是神传来 顺天论道功法成

注:茶礼、茶规、茶法、茶技、茶艺、茶心这六事构成,称作茶道六事 。

天育清香 清明之境-- 咏茶与文人

文人雅士爱佳茗 题咏诗赋佳篇多
华而不艳灵性蕴 茶汤香醇荡心浊
品茶论诗尘嚣远 茶如诗心舞清波
饮茶文化天上来 天育清香洗沉痾
佳人似茶东坡诗 芳华绝代自天国
不染纤尘冰姿容 历经风云千载过
应物赞茶蕴灵性 高雅洁性浊念破
诚斋爱茶诗文奉 嗜茶一生心清澈
风骨气质茶样明 茶之澂明引墨客
以茶助学有易安 品茗论经俱特色
古今茶事风韵添 茶道诗文轶闻说

注:应物指韦应物,杨万里世称诚斋先生,易安指李清照。

四合其美 醇香四溢--浅谈唐代茶艺

茶为国饮史久长 茶艺盛行始大唐
陆羽开创煮茶法 文化形成新风尚
清明茶宴唐宫崇 茶艺盛行茶器丰
煮茶讲究茶技艺 四合其美清趣浓
烤茶在先制饼茶 碾茶适度香味正
茶汤清明香馥郁 不生苦涩味醇香
茶水盐火相配合 清心品茗乐融融
茶艺神技天上来 品茶有道浊尘清
雪芽姿清仙山采 纤尘不染俱灵性

注:“四合其美”指茶、水、火、器完美配合 。

馥香胜梅 千载闻名--咏阳羡茶

宜兴产茶东汉末 名驰江南贡茶奉
阳羡贡茶中唐始 汤清芳郁帝王崇
历代名士盛赞其 墨客雅士留题咏
芳香冠世推上品 淡黄不绿香韵浓
春茶多采谷雨前 雪芽细嫩制作精
纤细挺秀色泽润 银毫显露幽雅清
滋味浓厚汤清澂 叶底幼嫩色味丰
紫砂冲泡不走味 清心品茗妙无穷
千载闻名香馥郁 灵性神赐同化中

注:阳羡茶是中唐以来的贡茶,深受帝王喜欢,它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天下。宜兴阳羡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宜兴历史悠久,古称荆溪、荆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阳羡县。中唐以来一直是皇家的贡茶产地,发端于宋、兴盛于明的紫砂陶更是举世闻名。

造化乾坤 茶人合一--浅论茶道中之天地人

天神传来茶道丰 饮茶文化博大深
三才融通顺天理 茶乃神赐通乾坤
神造万物成天地 清心方能佳茗品
提升性灵心怡然 茶人合一五行顺
采撷天地之灵气 品茶论道茶甘醇
原生茶种源自天 茶叶采摘观时辰
天神恩赐玄妙物 人敬天地感谢神

注:三才是指天地人。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农业考古》介绍,中国人在散茶冲泡之前,一般都是煮茶吃。许多人曾依据《茶经》等文献中的记载复原以陆羽煮茶法为代表的唐代茶艺,但大多是以文学家的想象展开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表演价值。茶叶专家首次对唐代饼茶和陆羽的煮茶法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研究和成功实践,这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宜兴,濒临太湖,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味香而甜,堪称茶中佳品。
  • (shown)杨万里品茶、爱茶,也欣赏茶的清澈澄明的品性,而作为人之道。
  • “茶”虽被排在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最后一位,但却由于中国人“饭后一碗茶”的习惯由来已久,而使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茶道文化体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是“茶”与“道”的结合。
  • 品茶三十年,我体认到,无论古代高度茶文明或现代蓬勃的茶文化、乃至未来的走向,永远贯穿、环绕着“天、地、人”三才的大学问,三才是阐扬、检验并融合茶事的重要尺标。
  • 阳羡茶是中唐以来的贡茶,深受帝王喜欢,它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天下。中唐著名诗人卢仝在一首与茶圣陆羽《茶经》齐名的茶诗中写道:“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可见阳羡茶之分量和魅力。宜兴阳羡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 (shown)饮茶习惯在唐代宫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皇室和后宫嫔妃时髦重要的休闲活动。法门寺地宫珍藏的唐代宫廷金银器中,有一套十六件几近完整无损的金银茶具,反映了多彩的中国宫廷茶文化。
  • 中华文化天上来 汉字神传蕴玄机 交流思想传资讯 特殊工具使命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