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涵】乐有声而韵无穷

人气 36
标签:

【大纪元2013年11月04日讯】“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大诗人白居易在《好听琴》诗中描绘出了音乐对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音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各国古代文明就把音乐当成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古埃及有“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的说法。
音乐到底是如何能治病的呢?

源远流长的音乐治疗理论
上古伏羲造瑟韵调理百病乐救万民疾苦,三黄五帝试竹苇立五音、定十二律通人体十二经。根据《黄帝内经》及汉代刘向《说苑》的记载,距今五千前的原始氏族社会,有一名叫苗父的医生,“以管(古乐器)为席…诸扶而来者,与(抬)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 中国字“药”在音乐的“乐”字上头加个草,形成“药”字。这个会意字提示中国早在数千年前即知道音乐可以治病,所以借“乐”字来造药字。

《二十四史》中记载:汉元帝为太子时,曾患健忘症,皇帝命人于太子殿奏乐曲《洞策颂》,并配合“读颂奇文”等,使元帝记忆力得以恢复。《旧唐书》记载:皇甫“每思涸则奏乐,神则著文。”

中医把人体视为小宇宙,对应于外在大宇宙。《黄帝内经》通过将五音(宫、商、角、徽、羽)与五行(火、土、木、金、水)、五脏(心、脾、肝、肺、肾)功能相连,从而调节人的思想情志。

如宫乐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温厚沉稳,有“土” 之特性,可入脾;商乐高亢悲壮、铿锵雄伟、灿烂辉煌,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乐如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征乐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情绪欢畅,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乐风格清纯、如行云流水、柔和清凉,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五行看似一种抽像的概念,其实可能是弥漫在宇宙之中、存在于另外空间中的五种特定的精微能量物质。五音是另外空间的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可进入人体,并能引起人体内与各自对应的“五行”物质,发生和谐的同步能量共振,进而起到调整人生理机能的作用。

对音乐治疗的近代认识
近代以来,自从1944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最先建立音乐治疗课程,使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以来,现在世界上有近80多所大学有音乐治疗专业,200多个国家成立音乐治疗协会,于是音乐治疗渐成系统。

音乐治病的机制,并不能够用现代科学完全认识的到,但是其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改善却是为众多理论和事实所证明的。

从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振动的系统组成,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器官震动节奏一致时,就能产生同步共振。

西方科学指出,人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只是声音频谱中的一小段,另外还有次声波、超声波等等。声音对整个身体都有效应,而不仅仅是耳朵能听到。人在听的时候不仅仅是用耳朵去听,人们的身体、骨骼和皮肤也同时在听。当我们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例如尖叫),人们的身体本能战栗甚至起“鸡皮疙瘩”。那是因为声音是通过骨头、皮肤等直接进入我们身体。人们通常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声音对身体产生的整体效果。

法国研究员和耳鼻喉科专家Tomatic医师发现声音是滋养大脑的一种物质,良性声音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力。大脑并不产生能量,但是它能够捕捉到能量。高频音为大脑注入能量,而低频声音会损失大脑活力和能量。

良性音乐可在大脑引导出α脑波状态,左右脑产生同步协调、精神松弛、注意力、直觉洞察力和创造力大大提升;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能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功能、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一所野战医院的医生用留声机播放士兵们熟悉的家乡歌曲,发现在稳定伤兵的情绪的同时,术后感染率、死亡率大幅下降,手术愈合期明显缩短。这一发现受到美国国防部的重视和推广。

欧美国家常用音乐来减轻产妇分娩中的痛苦。英国剑桥大学口腔科利用音乐方法代替麻醉施行拔牙术,并用音乐治疗偏执狂与分裂症。美国精神病医生认为让病人听音乐可以收到比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

德国曾报导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昏迷的25岁青年艾丝德,是流行歌手伊里阿斯的歌迷。精神病学专家迪高医师因此而开出的独特处方是——每日为艾丝德不停播放伊里阿斯的歌曲。两周后艾丝德终于睁开双眼,身体功能逐渐完全康复。

日本福冈大学利用音乐来刺激大脑皮层,并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病态与精神状况,从而使患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日本还把录制有催眠曲的音乐放入枕套中治疗失眠。

格蕾博士说:“音乐对人的思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听正确类型的音乐可以提高学习。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更好的心态下去学习,实际上听音乐的学生比那些不听音乐的学生成绩好。”

音乐不只对小孩学习有益,它对繁忙工作精神紧绷的大人更是起到良好影响。在音乐会现场听到好的乐曲更能让压力大神经紧绷的人得到放松与愉快。所以,曲调温和淡雅、内涵积极向上的音乐,特别是对神的赞美的音乐应该是人们的首选。

对神韵音乐的观众反馈
东西合璧的神韵音乐取材于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与各地、各民族音乐,以恢复传统为主题,藉西方古典乐器的烘托,令神韵音乐独树一帜。

观众们表示,神韵音乐充满了正能量、光华四射,令人不可抗拒地沉醉于一种超凡入圣的慈悲庄严的境界。既宁静祥和亦不乏激昂的旋律,高潮迭起中又出几分婉约细腻,刚柔并济、尽显生命活力。整台音乐会的每一刻都牵动着他们的心,给他们带来一种向上的力量、春天般的气息。

神韵艺术及其音乐给人们带来超越艺术的人生启迪、全新的感受与震撼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多种疾病居然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快速效果。

2007年4月,欣赏完神韵晚会的当晚,林采芳长期失眠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和忧郁症,竟然睡得很熟。后来到医院回诊时再照一次脑波,医师惊奇的发现,原本因脑血管阻塞严重、被医师判定为高危病人的林采芳母亲居然不药自愈。

2008年1月,前世界卫生组织理事Sarah Ste-Marie在观看神韵晚会时,发现自己看东西不再模糊,甚至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细节。她惊呼神韵使她的视力改善了。2009年2月,日本著名作曲家野崎昌利观看神韵演出之后表示:“看了演出后我感觉视力变好了……一直看着神韵的节目,看东西变得很清晰。”

2008年1月,纽约市立大学(CUNY)系统工程系教授王思汉在观看神韵演出后表示:“看演出之前我一直在咳嗽,可是当我忘情的观看节目时,我就不咳嗽了。这是一种奇妙的能量。”2009年3月,波兰男高音Andrzej M. Jurkiewicz在观看神韵演出后表示:“我长期以来的喉咙痛在这个剧院里居然消失了,我压根儿就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百闻不如一见。神韵音乐的效果恐怕只有亲自去听、现场去感受才能体会到。

结语
音乐虽非药,其实堪称大药也。儒家经典《乐记》中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慈悲庄严的神韵音乐所能承载着的丰富内涵,更是令人深思!

音乐虽有声,韵味却无穷。蕴含在音乐中的无穷奥妙,恐怕要人们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领悟得到吧。

相关新闻
交响乐团执行总监:多么美丽的夜晚
声乐大师:梦幻般的融合东西方古典乐
演奏家:用全身心去感知欣赏神韵
旧金山各界主流人士被神韵音乐所震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