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康熙皇帝与书法

康熙皇帝(公元1654~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不仅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无与伦比,为一代明君,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代康熙博学多艺,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等多有造诣,而且对书法翰墨的酷爱及成就亦为后世称道。 内廷书法,从康熙开始走向兴盛。康熙帝自己曾经说过:“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

〈清圣祖康熙行书轴〉(国立故宫博物院)


康熙帝尤好明代董其昌的书法。当时的书法大家沈荃宗法米芾、董其昌,极得董书的笔法特点与风神。康熙帝以沈荃为师,专习董书,将“海内真迹,搜访殆尽”,并“尝召(沈荃)入内殿赐坐,论古今书法”。

康熙曾传谕阁臣李光地说:“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而且,“凡御制碑版、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公书之。或自作大书,命题其后”。于是朝野间盛行董书,成为一时风尚。

与沈荃同时,还出现了人称“康熙四家”的姜宸英、汪士铉、何焯和陈邦彦,他们皆以董书为主,又兼取晋唐或宋米芾书法。

由于康熙帝对书法的爱好,他在选用人才上也比较注重他们的书法水平,尤其是对文官的使用。康熙帝亲政后不久,就曾经下令翰林院的官员要勤练书法。清宫档案中曾记载:“(康熙)问大学士王熙曰:‘所作文章亦有甚不堪者否?’王熙奏曰:‘文章无甚不堪,但有一卷,字迹潦草。’上令取其卷,折名阅毕,曰:‘此五格字迹甚不堪,初学书写,将伊停此一科,下次再试。’”而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举子戴有祺参与殿试,科考官拟定为: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杨中纳。康熙帝阅卷后,认为戴有祺“书法尤嘉”,遂定之为一甲一名,得中状元。

康熙帝认为书法可陶冶人的性情、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所以是养生长寿之妙。他曾引用唐太宗李世民关于书法的研究心得:“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来表述书法对于身心健康的好处。

康熙帝还举例说,古代长寿的书法家大有人在,如:书写《九成宫》的唐代书法家欧阳洵,终年八十五岁;写《天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到了八十九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八十八岁才去世。他曾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