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王勃巧用豆豉医病

王勃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还懂得医药,曾将豆豉入药医治危病。

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时任洪州都督)于公元653年建成,由于落成之日,适被封为滕王,因以名阁。

公元675年重阳期间,时任洪州牧(现南昌)的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正前往看望任交趾令的父亲,恰好路过洪州,因此被邀请。席间,阎伯屿展宣纸、备笔墨,请在场的文人学士为滕王阁作序。

这日,天高气爽,矗立于赣江一侧的滕王阁显得极为高大雄伟。站在高楼上,望着赣江那迷人的风景,年少气盛的王勃也欣然命笔。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对仗工整、言语华丽、一气呵成,待写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后,引来一片喝彩之声,阎伯屿更是为其拍案称绝。

翌日,阎伯屿又专门为王勃设宴。连日的宴请,由于过度贪杯并感外邪,阎伯屿突然感到浑身发冷、汗不得出、骨节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得寐。一连请来了十多位当时的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洪州牧入药治病。

但这个洪州牧也略懂中医,说道:“麻黄峻利之药,我已年迈,汗出津少,用发汗之药,就同釜底加薪,不可!”医生们听后都一筹莫展:不用麻黄,症候难解,药效不佳,如何治病?

王勃前来阎府告辞时听说此事,便提出可用豆豉一试。

原来,王勃来到洪州之前,在河岸沙摊上见一位老翁正在翻晒大豆,而茅屋前分别放置两口浸泡着中药的大缸。王勃在长安跟名医学过草药,看到一口缸里浸泡着青蒿、藿香、佩兰、苏叶、荷叶。

王勃指着另一缸不认识的药水问老伯,老伯答道:“这缸中是麻黄浓煎取汁,回头与另一缸药汁相混用以浸泡大豆,然后煮熟后发酵便可做成豆豉,用来做小菜。”王勃尝了几粒豆豉,顿感一股清香直冲鼻窍。

如今,王勃见众医束手无策,心想:“这位阎伯屿大人久霸一方,无法勉强其意。然而,麻黄是方中要药,不用则无可治疗,古人用大黄豆卷代之称为‘过桥麻黄’,如今何不用豆豉代替麻黄呢?”

然而,当王勃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却遭到众名医讪笑,阎伯屿本人虽也认为豆豉只是当地土民的小菜,却经不住王勃一再相劝,在连服三天豆豉,阎伯屿没想到自己竟然汗出喘止、胸闷顿减并能安然入睡,没过几日疾病痊愈。

 

王勃用豆豉治大病的消息传出来后,豆豉便从洪州传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