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涯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服务业卖的是一种看不到的商品,我认为,这个商品叫快乐。快乐经济学所标榜的是:“快乐不仅是享受,还可以卖钱,而且卖得比较贵”。

与史钦泰院长在北欧出差时,在火车上听他说了一个故事,事隔多年,还记得故事的内容 ……

他说到有一位科技公司的老板买了一场音乐会的票,因为太忙无法参加,于是叫他的特助去听。

第二天特助写了一份报告给老板,报告中谈到音乐会中有一首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他觉得整首交响曲中休止符太多,如果没有这些休止符,曲子能够更有效率的演奏完毕,演唱会就不需要听这么久了。

此外,他也发现有四位小提琴手从头到尾竟然都伴奏着一样的旋律,在人力上也很浪费,如果改成一位,配上效果良好的麦克风扩音,应该可以省去四分之三小提琴手的人力成本 ..报告老板,如果能够把以上的缺点改掉,我相信这首未完成的交响曲,就能够如期完成了。

呵呵呵,多年后我还记得这个笑话,因为工程师幕僚所想的,不就是效率?台湾过去的产值是靠效率建立出来的,因为强调的是制造代工,当然是愈便宜愈快速愈好。

但是未来我们更应该开始学习浪费时间的享受,因为享受的产值会更高。

过去台湾重制造而轻生活,我们想到的科技应用多半在提升效率的省时上,而忘记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事物的智慧生活上。

许多时候“浪费时间”的产品,比“节省时间”的效率更能增加经济产值。举例来说,精油蜡烛卖的是杀时间的罗曼蒂克,就比一般照明的蜡烛贵许多。

杀时间的情调法国餐也比省时间的快炒中餐来得贵。星巴克的咖啡也比美而美早餐店的咖啡贵许多。

因为卖的是气氛,人们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同时也愿意多付一些钱。

记得蒋勋在《天地有大美》一书中提到,年轻时他住在办公室的楼上,感觉好经济,省掉通勤的时间,但是到头来,发现生活与工作不分的结果,不见得比较有效率。

后来他搬到八里,每天花一小时通车,享受通勤的宁静,反而效率更好。

我认识一位软体公司的董事长住在新竹,但公司却在台北。我问他为什么不搬来台北?

他说他喜欢那通勤的一个小时,关上手机,享受一个小时的绝对宁静,反而是工作力量与灵感的来源。

我们都知道台湾产业需要转型,要依照微笑曲线,由制造为主的台湾,走向以服务、设计、行销为主的新兴台湾。

但是,现在的工程师都太过忙碌,忙到没有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你相信一位没时间消费的员工,会真正了解消费市场吗?

你认为一位从来不被人服务的经理人,所设计出来的服务制度客户会喜欢吗?或许,台湾的工程师们应该停下来,学习如何浪费时间,台湾的产业就会开始转型。

在碰到资讯月时,建议大家放慢脚步,忘记效率,将时间浪费在美好的智慧生活上,试试 4D立体蓝光剧院、体验体感互动游戏、玩玩 3D巨屏高画质游戏,你就会发现,原来“如何杀时间”,是台湾下一波竞争力的主要思考方向。@

摘编自 《大排长龙更快乐:快乐经济学的50堂课》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