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灾难现场 迅雷出击快如闪电

志工系列报导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静萍台中21日电)“请水域救助队携带个人装备到总队集结”,民国99年8月8日晚间,原台中县迅雷救援协会的弟兄们同时接到这通简讯,随即整装准备出发,因为他们知道,每分每秒都是救援契机。

莫拉克台风来袭,全台下起倾盆大雨,电视新闻画面陆续传出屏东及高雄部分灾情,台中市迅雷救援协会总队长詹文荣看着窗外的滂沱大雨,凭多年救难工作的直觉,他开始坐立难安、焦虑了起来。

尽管装备不足、经费也不够,詹文荣想着弟兄们出勤后的安全及救援车辆的开销,在屋内烦恼地跺步,听到时钟的滴答声不断过去,“先走再说”詹文荣决定用简讯通知弟兄带上救援艇,在狂风暴雨的深夜中开车疾驶、挺进屏东灾区。

抵达屏东时已是破晓,这原本4小时的车程距离,因狂风暴雨模糊了行车视线而延迟了,到屏东县消防局高树分队沿途一片汪洋,跟着在地的消防弟兄再驱车进入到林边乡,当时国道3号交流道已因淹水而封闭,眼见之处,都是民众躲在高处,向救援人员挥手呼喊的景象。

“灾情比想像中严重”,詹文荣带着队上的弟兄们拿着一张用手写得满满的灾户地址,一户户前往救援,沿途看到土地公庙也淹没在大水中,分不清是路是河,都是泡水车及家具,他说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一个都不能错过”,因为灾民们正在跟死神搏斗中。

一天一夜过后,弟兄们拖着疲惫的身驱,站在恶水退后的桥头留下合影,参与救援的弟兄虽然全副武装,但部分因双脚长时间泡在混浊的污水中而肿胀得无法伸直。“灾民惊恐的神情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中”,詹文荣回想八八水灾的救灾经验,往事仍历历在目。

“生命比财产更重要”,詹文荣说,志工的工作只有付出,而最大的回馈来自于民众感激的眼神或一句温暖的谢语。结束了八八水灾的救援工作离开前,林边乡的民众列队拍手感谢迅雷救援弟兄的协助,詹文荣说,“这样就够了”。

“这是九二一重演还是风灾啊?”民国90年中度台风桃芝重创了南投、台中、苗栗、嘉义等九二一重建区,迅雷救援协会挺进南投县原住民部落救灾,“山那么大、谷那么深,去哪里找人?”也曾是九二一地震受灾户的詹文荣,站在溪谷间,对天地的不仁感到自己的渺小及无助。

詹文荣回想当时,看到才遭逢土石流旁的大石上划上一个记号,明明知道下面有人待援,但就是无法把成堆的大石移开。队上装备的不足,曾让参与救援的弟兄们,数度懊恼无法顺利完成救援任务而急得快流泪,因此加强装备成了迅雷救援协会这10年来最重要的发展工作之一。

从只有30个人的零散队伍,到现在拥有逾300人的协会;从一个油压剪都没有,到现在拥有卫星定位器、海事卫星电话和热感应仪等高科技装备,这10余年来,台中迅雷救援协会不但是消防局最重要的民间救难弟兄,也成为丰原地区家喻户晓的救难协会。

许多民众甚至会跳过消防局,主动向迅雷求救,也让迅雷协会连续5年来都获得消防署救难团体的特优表扬。但协会把获得补助的款项全部拿来添购救灾器材及装备使用,詹文荣笑着说,“迅雷是一个穷得要命的协会”,银行户头内连流动现金都没有,队员们聚餐吃饭,都知道得自掏腰包。

“我们都是一群快乐的傻瓜”,曾经有人想加入迅雷协会,先询问“有什么好处”而遭到淘汰,詹文荣表示,这个协会的成员“只有付出、没有回馈”,这是最基本却是也是最严格的入会考验,想成为迅雷人,要学习“手心向下”,因为“施比受有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