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公路巡查新系统 让抢修更及时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16日电)公路发生路基流失、边坡坍方等情形,一不小心就酿成大灾。交通部运输研究所结合平板电脑、卫星定位等科技,开发出“Road Pad”系统,可大幅减少巡查时间,抢修也会更及时。

“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早改善”才能维持良好道路品质,根据交通部统计,交通部公路总局各段工程处工程人员平均每人每周要花费40小时进行一般巡查,每周平均巡查距离达600公里,巡查路段完毕后,还要进行资料整理及列管等工作,道路毁损要维修完成,往往旷日弥久。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组长陈一昌表示,传统公路巡查都采人工作业,巡守人员要带纸笔、相机、录音机、卫星定位仪等设备,先到路况现地勘查,之后再制作书面资料向上呈报,核可后再通知协力厂商维修,厂商必须再到路况现地再勘查,之后再备料施工,整套流程要花上许久时间。

为协助公路巡查人员巡查更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公路紧急危难抢修时间,运研所以新台币200多万元预算研发出“Road Seeker”软体,结合搭载卫星定位仪、录音、录影设备的平板电脑及行车摄影设备,成为可携式的公路巡查辅助设备“Road Pad”。

陈一昌表示,巡查人员使用“Road Pad”巡查公路,即可利用内建的公路地图,利用卫星定位精准标定位置,“误差在15公尺内”,一发现公路有缺失状况,即可利用照相、摄影功能,并利用录音设备说明状况,即时将状况上传给办公室内人员,办公室内人员即可立即做出判断,做出即时反应,“因为不需2次作业,可大幅减少相关作业及抢修时间”。

陈一昌说,专为公路巡查开发的“Road Pad”,首批40台近日将发交给公路总局各区工程处巡查人员,运研所今年将开发国道巡查人员专用的“Road Pad”,以提高道路巡守及维护品质。

除了道路巡守运用高科技外,运研所开发供智慧型手机使用的“路况随身行”免费应用程式,最近也增加国道各路段行车速率及重要路况资讯,运研所建议民众外出多加利用,以利临时应变并避开壅塞路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