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藏剑四十年 陈天阳收藏展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节录自杜甫《夜宴左氏庄》

过去中国社会,能习剑读书即是文武双全。现代社会不需刀剑防身,它们逐渐被归纳为武术练习、表演及搜藏展示领域。刀剑留给世人的印象,仍完整把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面向保留。

以取名为例,意义名称多引用中国东方特色、历史典故,或形体、或传说。如太极剑,名称取自道家太极八卦,护手为太极图腾,意求健身养性;如斩马刀(又称义和刀),取自历史事件,与其早期功能性有关。

国宝级铸剑大师陈天阳从十五岁起拜师习武,随师学习刀剑养护与铸造,之后跟随北渐派大师学习北方铸剑法与拳术,传承铸剑时亦同时传承武术。一生经历传奇,注重内外双修,撰写出版论剑书籍。师承少林岭南派,自身习武,除注重刀剑品质,也因而了解制作时如何兼容美感、依其不同特性斟酌,配合演武时整体力学比例,改变重量与比重位置。中国刀剑历史演变丰富,时光推移使种类难以流传,大师系统性制作,从刀身到刀鞘,作品出自手工,注重古典美学。与机器制作不同,手工刀剑制作耗时长、材料有限、最终能完成数量少、刀剑艺术家为了表现自我理念,每把必须拥有独特意义典故。不单纯再现传统样貌,进一步考究图腾运用与细节、装饰配置,适当微调之,为古典传统风格增添现代感的东方气息。

陈天阳大师刀剑兼顾力与美,独特性格与气质歌颂中国传统文化流变、传承。刀剑如何从耐用走向搜藏,如何从搜藏中兼顾刀之狂傲与剑之君子特性,继承风水、镇煞之概念,保持冷冽美感。好剑流传,是艺术、文化、是深刻不被磨灭的理念。从外观、细节甚至重量改变,见证了历史时代变迁与传奇。

本文谨致岭南派剑术精湛,钻研冶剑大师云游周年纪念。当代因“武”而“冶”之宝剑,于武术史上已定位并传承。

(注)陈天阳老师于2011年年初过世,一生铸剑,卖剑时有三不卖:财大气粗者不卖、品性不端者不卖、来路不明者不卖。国内许多政要,如陈履安、郝柏村、彭明敏、谢长廷、李登辉、连战…… 他也是台湾难得会武术的铸剑大师,师从少林岭南,号青云。他的老师是文革时至台湾避难的少林师父,号了圆。陈天阳老师早期即拥有注册商标与政府核发之核准制作刀剑证。一生传奇故事令人玩味。

【展讯】藏剑四十年 陈天阳收藏展

展览地点:

三才画廊04-23783007

台中市西区五权西四街13巷10号

www.facebook.com/3tsart

hyj310@gmail.com

展览日期:

2012.01.21-02.20 新年无休

2012.01/10起开放预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