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三峡工程36计(八十七)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李希光和刘康等着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是一部在中国发行量大、流传广的书籍,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妖魔化中国”的目的和手段,把“妖魔化中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作者也把西方国家的科技人员、民众和媒体,对三峡工程的批评定义为“妖魔化中国”。同样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陆佑楣和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也把外国媒体的批评说成是妖魔化。其实,外国媒体对于三峡工程的报导褒贬都有,其中批评意见大多来自中国媒体报导,中国官员讲话,技术人员意见,三峡工程反对派的观点,三峡工程移民的呼声。说外国媒体妖魔化,实是指桑骂槐,目的在于指责国人对于三峡工程的不同看法。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张光斗在视察了三峡库区和重庆之后,为三峡库区的水质污染问题忧心重重,他建议中央领导人为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拨款三千亿元人民币。张光斗参与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是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负责人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品质检查负责人,明知治理水质污染需要三千亿元超过一九九二年全国人大批准的三峡工程总投资五百七十一亿元人民币,也超过一九九五年修改的工程总投资九百多亿元,甚至超过所谓的动态投资额二千多亿元。此工程经济合理性何在?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河流自净能力大减,水质变坏。但三峡总公司的负责人却总是说,三峡水库水质没有变坏,仍然优于三类水,符合饮用水源标准。其实他们都是在装傻,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三峡水库水质比建坝之前相差许多,如果采用一九八八年的水质标准,现在三峡水库水质为四类,不能做为饮用水源,只是如今采用比一九九八年标准更加松宽的二○○二年水质标准。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邹家华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三峡工程议案说明时说:“工程规模虽大,但建筑物都是常规型式,我国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有能力完成设计和施工任务。主要机电设备可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国内建造。总的讲,工程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当然也包括三峡升船机。按照三峡工程论证,升船机必须在三峡工程施工一九九九年末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但直到二○○七年底,升船机仍旧未建成。升船机就像是一台可以装载十五万人(按照重量计算)提升一百一十三米的大电梯。一旦发生故障,一船旅客停留在一百一十三米高空下不来,是上屋抽梯;一九八六年起就吹嘘什么都可以国内建造,但是项目上去了,却发现依靠国内技术根本无法建造,完工期限一推再推,但必须咬牙干到底,这也是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铁树开花”,是把不可能的事吹成是可能的事。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负责人李伯甯,提出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大,所有移民都可以在当时安置。按照李伯宁的计算,在水库淹没涉及的十九个县市中,有可以开垦的荒坡地二千多万亩,其中三百六十一个安置乡中,即有可开垦的荒山草坡三百八十九万亩。三峡工程进行到一九九八年,朱镕基发现三峡库区根本没有这么多荒坡地可以安置农村移民,便更改三峡工程移民政策,提出异地安置三峡工程农村移民。二○○七年重庆市提出再移民四百万,理由之一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压力太大,根本不提还有二千多万亩荒坡地可以开垦。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二○○四年一月三十日,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主持人曾涛就三峡工程质量,采访张光斗。三峡工程品质本是张光斗的软肋,说三峡工程品质好吧,三峡大坝基础部分使用劣质水泥,张光斗亲自提出处理事故的措施;三峡大坝的钢筋焊接,起码有一半是不合格的;张光斗和钱正英在检查时曾准备出示红牌,最后连黄牌也没有。说三峡工程品质不好吧,张光斗做为国务院品质检查组组长已经在工程验收报告上签字,全部合格,大部优秀。但是张光斗反客为主,让观众听得糊里糊涂。张光斗说:“(三峡工程)没做好,施工品质不好。可是也不是很坏。所以我们的评价叫总体上良好,总体上还是良好的,换句话说它也是不好的,听懂吗?我们的施工技术、施工水准、管理水准不如外国。三峡工程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尊敬的读者,您们听懂了吗?

博大出版社授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