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学子不远千里而至 四大书院之应天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县城南,因商丘在唐代称为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应天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不是设立于山林胜地,而是选址于商丘的繁华闹市中。这里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商丘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

应天书院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9年),商丘升为应天府。三年后,即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将该书院也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商丘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故应天书院又称南京书院。宋仁宗时,又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

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着天下”。

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范仲淹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誉满全国,四方学子纷纷慕名就学,书院在全国声望空前,一时“人乐名教,复邹鲁之盛”,俨然为中州一大学府。

范仲淹择生只有品德和学业上的基本要求,没有年龄、身份和地域的限制,生徒来源广泛,院生可以随意流动,不受地域、学派限制,均可以前来听学。

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强调“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

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要培养专业人才。他亦把“德”说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意德。

学院延请的学者来自不同学派,晏殊、孙复、胡瑗均曾在应天府书院讲会,其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时而引起辩论,学术气氛浓厚。

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后屡建屡废,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