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寿水墨个展

以画养生的抗癌画家李隆寿

周苓
font print 人气: 193
【字号】    
   标签: tags: , , ,

茫茫天水之间,几艘渡船在碧绿无波的江上,从水面倒影来看,船几乎是静止的。作者此时仿佛把自我从尘世抽离,从高空鸟瞰、凝思这人生的定格。观画者也不禁问﹕什么样的生命历炼,让画家在笔墨间轻盈流泻出如此超然?如果观众知道,这是一位与癌症病痛奋战了二十多年的画家的作品,一定会佩服作者的勇气和他那份超越苦难的淡然吧。

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4年前开始饱受癌症病魔的摧残,李隆寿的一生几乎始终与大大小小的病痛相伴。尤其在后来抗癌的过程中,历经十几次手术的折磨,鬼门关前多次徘徊。有一年在医院从过年、元宵、端午一直到中秋,七个月内动了五次手术。无止尽的病痛和疗程曾经他感到人生无望,甚至想自杀结束所有痛苦。然而一想到贤慧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女,只有鼓起勇气勇敢面对。

这一路走来,李隆寿除了家人的支持,和注重饮食、运动和养生外,李隆寿认为,画画对他的帮助最大。


《双春故园》

年轻时李隆寿在屏东师专就读,在黄光男老师启蒙下,得以窥国画之堂奥,此后全心投入。北上任教,又得到傅狷夫老师指导,尤其对水技法之传授,扎下日后写生之基础。民国71年保送师大美术系,更排除万难,勤勤恳恳的学习每位教授之所长,无形中丰硕了不少水墨技法。由于先天的才气加上后天的努力,李隆寿创作成果丰硕,作品曾获全国青年书画比赛、台北市美展、高雄市美展等项国画第一名及2005年纽约国际授权展台湾区代表画家。

然而,这些名利或荣誉对目前的李隆寿而言,并不是绘画创作的最大的意义。绘画已经是伴随生命的记录,是生命的一部分。

以画治癌

漫长的医疗过程中,绘画创作正是李隆寿心绪得以平静的最大因素。情绪低落时,拿起画笔,即刻将病苦抛诸脑后,心境随着画笔的挥洒而铺展出一片片天地。尤其出院后,创作更是抚平手术后的受创心灵的良药。李隆寿曾经因画画而拥有自信与目标;而今,则沉潜书画之中,养身、修心。书画创作使画家的心灵活、净化。由于不在乎结果,他反而真正享受到了创作过程的那份清、净、纯、美…,也因此作品自然不多。


《台北101》

李隆寿也相信,病大都来源于自己的心,要对抗癌症,最重要在于心。他借着佛法往心灵深处省查自我,凡事正面思考,日常生活要求简单。绘画反映出的是人的心境。所以在身心调养中,绘画随着心境而变化,作品更加开阔、豁达。

李隆寿在教画时,总叮咛学生‘寓有形于无形’,以‘无所求’的心创作。‘艺术是美学的享受,更是找寻自我最好的方法,所以画画带给我的快乐多于苦。’李隆寿常在冬天连续作画数小时而不觉得冷,到笔停时才发觉身上单薄。此时绘画境界有如禅定,这或许就是可藉画画来提升心灵及疗病的原因吧!


《瓶中花》

年轻时的李隆寿遇不如意时,常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语来安慰自己;生病以来,这些古圣贤名言更是励志的良师益友。他心想,即使此生无法担负什么重任,也无大作为,也绝不能倒下。‘我还有旷世绝作未完成,怎能就此一走了之?’就凭着对绘画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念,李隆寿克服了癌症的阴影,转移病痛的注意力。透过源源不绝的创作,心灵得到最大依托。“人生处处藏着陷阱和机会”。一路走来,李隆寿也诚挚感恩帮助过他的人,也期盼仍陷在病苦中的受难者能走出来,一起当生命的勇士!@*

李隆寿画展“以画养生 癌过8765天”﹕6月18到7月27日;
地点﹕新北市的新店图书馆。
每周五下午画家在场为群众导览,并分享他与疾病奋斗的经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银行界工作20载的吴琼娟,因被水墨画感动而与艺术结缘,直到5 年前退休才投入绘画创作。当过事业女强人、2 个女儿的妈,现在的吴琼娟做自己,也从艺术中找到人生价值。
  • (大纪元记者杨晓慧马来西亚八打灵报导)唐米豌远走他乡来到中国大陆下乡服务七年,虽然遭遇了许多天灾人祸,但最令她感到震撼的事是,她在最后的两年,偶然下踏进外国人不得进入的癌症村,那边的癌症末期孩子们跟她讲:“唐老师,我能不能在临死之前吃一粒糖?”,这个死前愿望给年过半百的唐米豌带来极大的思想冲击。
  • “因为罹癌从苦瓜脸变哈密瓜脸”,泼墨画家柯淑玲曾因罹患子宫颈癌,靠作画走出阴霾,今年初还和设计师傅子菁合作泼墨礼服在花博展出,柯淑玲说,“我很幸福”。
  • “我特别感谢这个计划!”来自天津的安吉拉(Angela)女士在6月下旬皇后医院(New York Hospital Queens)举办的为癌症患者“庆贺生命”的活动后,在介绍自己的癌症治疗过程时,感慨地对记者这么说。
  • 渐冻人是目前还无法治愈的一种罕见疾病,在中国南京有一名养生专家,却在网路上宣称,靠生吃泥鳅和注射当归注射液等方法,就可治愈这种绝症,结果害不少病人,花了冤枉钱不说,还耽误了病情。
  • “癌症并不可怕,反而能让人生更加精彩!”现年68岁的曾光枝,10年前发现罹患乳癌,抗癌成功后,便开始学画,今天举办她人生中的第1场画展,以自己的经验,鼓励癌症患者。
  • (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台湾报导)曾在议坛风光一时的曾光枝,在10年前无意中发现罹患乳癌,使她从云端跌落谷底,使原本彩色人生顿时变成一片愁云惨雾,曾光枝反思后勇敢的面对人生向病魔挑战,历经种种奋斗,终于走出病痛的阴霾,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加有自信的开拓另一个新的人生之路。“办画展目的是要让病友们知道,癌症并不可怕,反而能让人生更加精彩”,曾光枝以丰富的学习与担任志工开启了另一段不同的精彩人生,不仅成立病友会鼓励一样罹患乳癌的姐妹,她还担任嘉基病友关怀、长青园、生命线的志工,更将自己人生阅历透过画笔呈现,于嘉义基督教医院内举办个人画展,以自身抗癌与学习的成果告诉病友,病痛反而是让自己生命更加丰富的转捩点。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