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慎独重德 拒色轻利重义

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褚彦回,南北朝时期人,是宋朝太常褚裕之的孙子。褚彦回自小便能处变不惊,胸怀大度,注重礼仪法度和德行修养,官至司空、骠骑将军。

褚彦回年幼时,有一次家中一门生偷了他的衣服,正好被褚彦回碰见了,褚彦回对他说:“要秘密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这位门生惭愧的走了,从此不敢再回来。这门生后来富贵了,回来向褚彦回请罪,褚彦回仍旧像以前一样对待他。

褚彦回娶了宋文帝之女南郡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后迁任秘书丞。父亲去世后,褚彦回将父亲的财产都让给弟弟,自己只要了几千卷书。父亲生前有两橱宝物放在褚彦回的生母郭氏处,他的嫡母想要,但郭氏不肯给,褚彦回流着泪一再坚持请求,郭氏才答应。

景和年间,山阴公主放任淫逸,她看到褚彦回后很喜欢,便告诉皇帝。皇帝将褚彦回召入内宫住了十天,公主晚上总来见他,一再逼迫,而褚彦回总是正襟而立,从天黑一直站到天亮,丝毫不为动心。公主对他说:“您的胡须像戟一样,为什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彦回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怎敢自惹祸端?”

宋明帝即位后,非常信任和依赖褚彦回,迁任其为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在袖子里秘密藏带了一个金饼,请求同褚彦回单独谈事,然后拿出金饼说:“没有人知道。”褚彦回说:“你自然就能得到官位,不需要靠这个东西。如果一定要给,我不得不向上面报告。”那人非常害怕,收起金饼走了。褚彦回后来向人说起这件事,但始终没有泄露这人的名字。

明帝病危时将后事托付给褚彦回,并在遗诏中任其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其辅佐幼主。高帝即位后,也非常礼遇和重用他。元徽三年,褚彦回进爵位为侯,服丧期满,被改授为中书监、侍中。

当时淮水已属北朝的领地,所以南方便吃不到淮水中的鳆鱼,偶尔有人辗转得到几条,一条能卖几千钱。有一次,有人送给褚彦回三十条鳆鱼作为礼物,褚彦回虽然身居高位,但仍十分贫穷,有个门客建议把这些鳆鱼卖了,说可以赚到十万钱。

褚彦回脸上变色道:“我认为这是食物,不是财物,并且不知道它能卖钱,所以才接受的。虽然贫俭,但怎么可以卖掉礼物来赚钱呢?”他将这些鱼都分给亲人和朋友吃,没几天就吃完了。

褚彦回小时候有一次病重,有人送给他一套占卜用的蓍草,应为四十九根,但缺少了一根,只有四十八根。褚彦回在四十八岁那年,年初便重病卧床,而且星象也显示异象,褚彦回知道自己寿命将尽,上表请求退位。武帝不准许,又加授其为司空、骠骑将军。

不久,褚彦回就去世了,这位官位显赫的重臣去世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欠债几十万,皇帝下诏赐赠棺木。

虽然没有人知道和看见,但面对女色及不义之财,褚彦回却能够坚守道义和节操,拒色轻利,这就属于我们神传文化中所讲的“暗室慎独”。越是没人知道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也越能体现自己修德修身的功力是否扎实。

其实,上天在洞察一切,人的所谓“暗室”欺瞒不了神佛之“法眼”,只是自己损德、造业、折福罢了!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就是儒家教育。孔子杏坛讲学,门徒三千,开创儒家教育的先河,奠定了儒学的基础。
  • 英明的君主都有三怕:一怕身居尊位而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二怕得意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三怕听到了至理金言而不能践行。
  • 中国古代的教育分为民办和官办,或称公学、私学。民办主要是指私塾,一些落第秀才,开科讲学、授课教徒。兴办教育成为读书人的一条重要出路,既解决生计,又培养人才,更促进教育的发展。
  • 中国历代圣贤明君无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
  • 阴贵人的母亲和弟弟都被强盗杀死,光武帝很痛惜,封她的另一个弟弟做宣恩 侯,并叫来她的哥哥阴兴,打算...
  • “匏”也叫葫芦,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开始用葫芦制作乐器,用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匏乐”,亦称“葫芦乐”
  • 萧意辛与妯娌们在一起,大家在争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丈夫的宠爱。萧意辛说:“用邪法不如用礼法。”
  • 陆玉珍家中有两个婢女,有一天,准备吃午饭时,婢女来喜端着汤送进来,结果一不小心将碗摔到地上,热汤撒在陆玉珍的手上、衣服上,来喜害怕受到责骂而哭了起来....
  • 人们把朋友之间重情重义的生死之交,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