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涯

同态心理效应:看不透的另一面

办公室心诀

看待他人如同看待自己一样简单,是忽视了他人的复杂性。

同态心理效应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如何对待对方总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且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身行动的基本准则。

如此一来,便容易形成一个现象:即为人们的目光始终是向外的,从多角度审视别人的行为,有时还经常戴着有色眼镜,不断挑剔别人的行为,觉得别人没有什么了不起。

实际上,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将目光收回,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何模样,全方位审视自我。

只有了解自身,我们才可能更好地面对他人。举例来说,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的手法非常熟练,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

但是,这个孩子没有看透老人的手法,只是觉得老人用的鱼竿好。于是当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时,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不想要鱼吗?”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读者是否认为,这个孩子果然非常聪明,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孩子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

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一路风雨。

正如同态效应,看待他人如同看待自己一样简单,是忽视了他人的复杂性。人们的眼光对外时,便忘了关照自己的内心。

正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能财源滚滚。

方友岚是一名出色的销售员,他的销售业绩在公司里首屈一指。有时候,大家都说,公司的多数业绩都是仰赖他。

这让方友岚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环顾四周,他发现即便是老总也没有像他一样兢兢业业的做业务。可是,有一次,他发现这个想法犯了多么大的失误。

那是一项重要业务,方友岚很清楚单靠资金很难启动,需要社会关系进行运作,对于这个情况,方友岚觉得应该理性看待这项业务,于是内心打算放弃。

他发现汇报了这项业务后,老总也和他一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且在方友岚和他说到该业务需要社会关系时,老总更是点头默许。

于是,方友岚思忖,连老总都没有行动,知难而退,自己更没有必要跟进,便搁置了这项重要业务。

没有想到结果出来了,方友岚从其他公司做业务的朋友口中得知,这笔业务落到自家公司头上。

他立即去找老总,内心既惭愧又好奇,他忍不住问了老总原因。

老总非常平静的说:“有的业务需要行动,有的业务需要平常、长久的用心,这项业务的负责人,几年前我就认识,当时,他只待在一个小职缺,一次偶然的接触,我就知道他注定不平凡,后来他要去外地开会,我就每天开车送送他。”

听到老总的话,方友岚额头上的汗水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和老总的差距在哪里了,虽然老总轻描淡写地说,他开车送这位负责人,但是老总能够给予一个没有地位的人这种礼遇,证明了他的眼光独到!

职场大红人开窍心法

同态效应在某些特定时刻,会为人们带来很大的误解,亦即我们觉得别人和自己差不多,而忽视了观察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例如,有人可能觉得老板和自己一样,没做特别的事情和贡献,还会纳闷,为什么老板每天在公司里喝喝茶,上上网,工作都授权给别人了,还能拿到最高收益?

抱持这种想法的人,很可能是因为同态效应,不公正地看待此事,未能关注到老板的另一面。

举例来说,老板平时总是很平静,可能年终资金吃紧时,背地里到处找人借钱发工资。当然,他可能非常镇定,在公司里照样谈笑风生,不疾不徐地和大家开玩笑。

没有足够的风险承受力,难于在商场上成就大事。再想一想,是否不该用同态效应对待你的主管呢?

很多时候,我们稍微碰上困难,便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时,应该多向老板学习,多关照自己的成长,而不是用同等的条件去要求别人。@

摘编自 《职场开窍心法:88个办公室权威心理学》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