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陕西将移民279万人 移民忧虑重重

【大纪元2011年0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敬一报导) 近日陕北白于山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移民工程相继开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未来10年,陕西将在这两个地方移民搬迁 279.2万老百姓,其数量超过此前三峡的移民总量,为三峡移民的两倍。将被移民的村民对将来的生活表示忧心,专家则质疑到哪里去寻找足够的安全地带?

“这哪是住人的地方?”

陕北白于山区和陕南秦巴山区是中国集中连片最贫困的区域之一。陕北白于山区长期缺水,贫困发生率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仍居住在土窑洞里。陕南秦巴山区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次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三年半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

陕南秦巴山区的安康市双龙镇天宝村村民唐先生对大纪元记者表示,他们村有200多户村民,1,100多人口,是灾害多发区,这次移民就是因为这里地质灾害频发,隔上一两年都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居住条件比较差,山高路陡,基础设施水、电、路、医疗、教育都非常困难,山高大人稀少。

唐先生还说:“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对道路的危害很严重,对土地的破坏比较大。尤其住的地方,村里大多都是土墙房,经不起暴雨袭击。这里山高耕作困难,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只能靠人畜耕作。旱涝都经受不了。

还有这里种庄稼的人越来越少,2000年搞退耕还林政策,一亩地按林场规定种植树木,只补偿200元,签约时间8年。所以村里的土地一部分是退耕还林的,一部分是农户家里,只有老的小的在家,不能种庄稼,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

唐先生还表示,他们村平均每户有一两个人出去打工,约有300多人。种庄稼的人比例下降了,土地有三分之一荒芜了,山上的野兽也繁殖起来了,像野猪等也出来破坏庄稼,破坏性很大,这也是那里的另一大灾害。

石泉县中池乡南正村王姓村民对记者表示,他们住在大山里边,去县城要做班车,交通不便,去一次很困难,是希望能搬出大山,只是不知政府能补助多少?

据《南方周末》报导,“国内外的专家,到陕南来了一看,首先就说,这哪是住人的地方?”

补助低 难倒困难户

陕西省南部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知情人士芦先生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对陕南住在大山里面的村民进行大规模移民的工程已经开始实施。条件差的村民,一时还不能接受,按照省移民工程要求,要5到10年时间完成这项工程。

政府工作初期补偿制度还没有出台,补多少还不清楚。有些村民还在观望阶段,还在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搬走,想搬走的还是多数,大约占百分之六七十。还有相应比例的村民,习惯住在大山里,感到清净、自由、空气清新,乐意住在那里,再加上家里困难条件不具备,不愿意移民搬迁。关键当局是否能有足够的补助,让移民重新开始生活。

芦先生还表示,他们那里2010年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房屋淹倒,没房住的受灾户,政府动员迁走。用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的办法,那时补助标准也就是一万七千块钱。那些倒房户就是三无户,房屋没了,财产没了,生活来源没了,当时穷困潦倒到一无所有。那也就补一万多块钱吧。这次陕南移民,也就跟那差不多,不会比那高多少。

这次大规模移民,充其量国家在基础设施上只投入一点,一个家庭也不过就二三万快钱,怎么搞政策补偿都不会大多少。前几年他们那神农扶贫重点村,搞搬迁移民,政府给的是是“五加一”政策。“五加一”政策就是,一户只给五千元,然后每口人加一千元,一家五口人也就只有一万元。

“搬家是个大事,得重新建房,没有十万二十万动不了,别说补一万元,就是补二万、三万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起不到很大推动作用。”芦先生说。

城固县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人们从各种渠道得到消息,都在议论这件事。

中共搞的数次大规模移民,从表面看政策都是惠民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政策并没有落实,导致许多移民生活赤穷,却让一些贪官大捞了一笔油水,从而引发不少的群体维权事件。

专家:到哪里去寻找足够的安全地带?

据《南方日报》报导,从2011-2020年的10年间,陕南的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28县计划搬迁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搬迁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

也有人表示,“我们最多是从十年一遇的灾害点搬到二十年、三十年一遇的灾害点。”虽然计划宏伟,实行殊难。

地质专家赵法锁则担心,陕南地区到底能不能找到足够安全的搬迁地以供安置百万大移民。陕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和易发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整整一半。

地质专家们对陕南的总体定位是:地质环境极其脆弱,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发、危害严重。到哪里去寻找足够的安全地带?

(责任编辑:谢东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