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学者:“琐碎、交津”化财政预算案

【大纪元2011年02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黄静荣香港报道)政府前日公布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被批未能助抗通胀、为基层市民纾困。预算案被批评只是公布一些短期措施令民众消怨的做法,只关注派多少糖,却没有关注税制。缺长远方针。有团体举办讨论会,邀请学者与民间团体就新的预算案发表意见。

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干事叶宝琳认为,民间团体一直提倡制度上的改革,但政府的一些纾困措施对基层没有太大的帮助。任教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高级讲师陈士齐则表示,香港市民对财政预算案的期望已经很低,小小交通津贴已叫惊喜。他讽刺特区政府是一个守财奴政府,是一班短视的“烂官僚”。

政府盈余高,市民受惠少,有人批评财爷为守财奴,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一如以往,只公布一些短期措施。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干事叶宝琳表示,民间团体一直有提倡制度上的改革,例如,减免公屋租金、电费津贴等。她认为刚出炉的财政预算案对基层市民没有太大的帮助。

内地热钱令楼市继续升温

关于土地问题,叶宝琳认为政府去年所谓的降温措施毫无成效,提高印花税亦未能收效。她说,财政预算案没有提及内地政策对本港的影响,她指出在香港搞地产霸权没有成本,相反,内地实行“国8条”之后,禁止外省人于大城镇购房,她预期,内地的热钱会再次大规模涌入香港。

陈士齐指,财政预算案的讲辞是一个宏观的治港蓝图,例如教育的总体开支,细数应该是由负责的政策局负责,财政预算案连格式也不合格。他举例说,连最简单的数目如扣除通胀后增加的开支是多少也欠奉。又指出,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一个在上半年,一个在下半年,应互相呼应,如今却似是互为割裂。

陈士齐认为,财政预算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每年都开到饭”,因此必然涉及税制的问题,例如如何令税制更公平,近年的财政预算案基本上都不提税制。“在1997前,市民都很关注每年的楼宇落成量,但从2003年起,政府就再没有公布,传媒也没有跟进。到近年发现楼宇供应量不足,再碰上热钱出现,楼市自然是热火朝天。”

就80后方面,陈士齐说:“整份预算案涉及80后的,就只有1亿元创业基金,十分可笑,整份财案是漠视80后。无论从税制本身,或从地产霸权,即是住屋需要方面,或是整份财政预算案如作为财政手段扶助经济发展,全部是‘食白果’。他批评曾俊华是一个不合格的财政司司长。”

提到烟税的问题。陈士齐指,财政预算案加烟税而减酒税,明显是擦唐英年鞋。“红酒继续免税,烟就抽税,这是不公平政策,愚蠢的政策所制造出来的问题。”政府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政策的后果。此外,酒的危害是否少过吸烟也不一定。

强积金注资明益财团

陈士齐说:“整体香港市民对财政预算案的期望已经很低,一个守财奴的政府可以不给回钱你,你觉得理所当然,于是乎突然给你小小交通津贴就叫惊喜了。”他分析说,财政预算案从来没有检讨香港交通格局,政府为维持地铁垄断,任由巴士加价。“东隧及西隧,中间为了要让某些人‘湿水’,建成后给财团经营,益某些财团,令这个本来已经打通的香港交通命脉被某两个私人财团垄断,令东西隧不肯同一个价格过海;只要同一个价格就会塞车,路政署就会计划调整那里的交通。结果整个交通格局维持地铁的垄断,这些都是“交津”背后的根本问题。

预算案将每个强积金户口注资6,000元。陈士齐表示2年前社民连建议市民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提取6,000元强积金注资,但政府拒绝此建议。“今次这200几亿,明显只是益银行家,连同上一次派强积金,已经400几亿,已经可以搞全民退休保障。”

政府叫市民去买债券,钱又流到金融市场,令热钱更多,通胀更高,被批评是“矛盾政策”。陈士齐说,民间从来没有提供民间财政预算案。“民间除了要求某一个政策方案外,应尝试去做一份,揾一些民间团体、学者联合地做,这样才可以对抗政府的“烂”财政预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