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工业区更新活化 提升传产软实力

【大纪元2011年12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晴玳高雄报导)为活化工业区、提升竞争力,经济部工业局自98年起推动“老旧工业区更新与开发计划”,历经2年半的拉皮更新,全台共计54处老旧工业区、万家厂商成功改造。改造过程中,环境设施与生产技术的升级,不仅促进投资、扩大就业,更为传统工业区开创了第二春。

工业区软实力提升成果发表会,1日在高雄临海工业区服务中心举行,经济部工业局局长杜紫军、工业区厂商联合总会理事长蔡图晋、临海工业区厂商协进会理事长许高威、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董事长黄启川,以及各区厂商代表皆出席与会,共同见证工业区耀眼的更新成果。

杜紫军表示,国内共有61处工业区、上万家厂商,产值约占全国的43%,然而工业区开发至今,逾15年者有 55处,已面临设施老旧、产业转型的问题。因此,中央斥资120亿元推动更新开发计划,历经2年半努力,共计完成850项改善工程,在改造过程中,衍生的投资金额约 1,216亿元、增加产值逾 1,844亿元。

黄启川表示,近年来,工业局积极推动工业区更新计划,让产业基础环境及设备更趋完善;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配合计划的推动,以技术能量协助厂商进行技术提升。经历金融海啸,台湾厂商不曾被打倒,甚且排除万难,缔造可观的经济成长率,足见中小企业超凡的活力与韧性。

以游艇制造业起家的纬航公司董事长曾信哲,代表厂商分享其成功经验。他说,金融风暴是促使公司转型致胜的关键,逆境来临时,订单骤减了7成,面对严峻亏损,他大力调整资金运作及经营方向,1/3资金投注厂房设备的更新,1/3接受金属研究中心协助、进行技术提升,1/3则用来并购汽车零件工厂。3年拼斗苦熬,终于穿越风暴、迎来事业的大好前景。

曾信哲表示,面临难关之时,因为及时补进汽车零件厂的订单,工厂不致空转,员工的就业也获得保障;而这段期间所开发出的新产品,竟等同于过去10年研发的总量。挺过风暴,他不但还多了一家新公司,还提升了企业总体的竞争力。

曾信哲强调,中小企业的前景其实不差,企业间若能成立“互助中心”,突破单打独斗的格局,在人力、设备及市场接单上,彼此善作整合、分工及调配,相信各家业绩均可加倍成长。

(责任编辑:叶琴)